因為等那些管事們一走,接下來的活她們都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比如下面的人來問,莊子上的糧食都收了,接下來空著的田里該種什么,種多少,哪些人種,她們一問三不知,查往年的舊例,往年的舊例竟然沒有最關鍵的人員規劃部分,只有結果,沒有過程。
比如下面的人又問,過去對莊上莊戶是每人每戶給多少口糧其余上交,但是今年某某某某地都分給流民兄弟種了,一個流民就占了五十畝地,以前的莊戶要減少口糧嗎流民兄弟又收多少糧呢
這個女官們知道了,來時女君交代,流民兄弟是自己人,都要編入正經戶口,按律交稅就行,而且過去稅法嚴苛,咱們流民兄弟按新的稅法來成年人每人每年需要交二石栗或三石稻;還要交納絹二丈、綿三兩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人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果不服役,每天就要輸絹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
十八歲以下的孩子、殘疾人和五十歲以上的老人不交稅。
此外還有補充,如果家里有小官,又看官的大小,可以免一定數額的稅。
聽到這里,連前來找女官麻煩的小管事也心頭火熱起來了,當官能免稅,免多少呢
女官這時就拿出女君寫的稅法出來了,官有九品,每品能免不同數額的稅,女官照著稅法上面寫的數額一一念過,最后看著面前的小管事“你現在是無品。不過,無品的小吏也有免稅額。”
“免多少呀”小管事自然知道自己當然算不得真正的有品官,但是能免稅就行啊。
“你免不了。”女官道。
“我為什么免不了。”小管事急了,“我們都是田莊上管事的,現在都為首領們辦事,現在汝南沒了太守,首領們就是實際上的太守,那我們這些管事的當然也算小官,我為什么不能免”
“我們的官要考的,你沒考過,不算正經官。”女官淡定道。
“啊”小管事呆了。
“別的不提,你識字嗎我們考試,最低的要求就是識字,只要考過了,就能算正式的官員了,我就考過了,還是高分,所以我雖然也無品,但是我免稅的數額就比別人的要高。”女官又道。
“我當然識字,你把你的書給我看看,我不信。”小管事當即就要展示一番自己的本事。
但是等女官淡定地把自己手上的書給對方看,對方頓時有點拿不準注意了“這這我好像認得一些”
“全都認得”
“但又不是完全認得。”小管事接著道。
“那不就得了。”女官淡定地把書拿回來,“你要是想當義軍手下的正經官,想免稅,就得學義軍的字。”
“可可這天下難道還有誰單獨弄出一家的字的嗎”小管事拿不定主意了,他雖然所受的教育并不算高深,但是他活這么大,也還沒聽說過有另一種寫法的字的。
“規矩就是這么個規矩,你要是想免稅,就學,不想免稅,就算了。”女官一臉不近人情。
小管事只好問“那如果我想學認字,要怎么做呢”
“等著吧,最多到明年十月,你們各個莊子上就該有識字學堂了。”
小管事松了一口氣,想起什么,他又趕緊問“這學堂,收束脩多不多大概收多少啊”
“這我就不知道了。你放心吧,肯定是莊上大部分人都交的起的價格。我們那位院長啊,有心要讓治下大部分百姓都識字呢。”
小管事不太相信地笑了“你們院長可真有志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