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時分,雞叫三遍,路邊的草葉在半明半暗的曦光中無聲地滴落一滴露水,溫能數站在自家的院門前,最后打量一次家里的一草一木,然后狠心閉上眼,輕手輕腳地關上了院子的大門。
轉過身,通往縣外的羊腸小道盡頭,一輪朦朦朧朧的金色日輪已經露出了小半張臉,映得溫能數的臉也紅紅的,眼眶也紅紅的。
但是在紅紅眼眶之中,那一雙年輕、朝氣的眸子里卻燃燒著一把小小的火,越往深處去,越是光明。
溫能數將包裹一甩,大踏步往前走去。
今天,他就要離開家鄉,前往那個叫做淮南貿易區的地方,聽說那里有一座巨大的書院,里面有無數學識淵博的老師,他們不論出身,不論家世,只要你交錢,就能在那里學會人識字。
靠著走街串巷,鄉下采貨城里賣貨,勤勞溝通,他溫家在本縣也算是數得上的商戶了。
三代人積累的財富到他這一代,就已經算是達到了頂峰,要想更進一步,要么提升門戶,從商轉仕,要么將買賣的范圍開拓到更遠的縣外去。
但是經商的范圍一旦超過一個縣的范圍,來回正常趕路要四天以上,那么光靠口口相傳和記性好,就已經不足以貨物信息的傳遞了。
更何況,他們家的祖訓就是“賬不可積累過月,消息不可滯后過五”,按照老祖宗所說,信息的滯后一旦達到四天以上,就有虧損的危險。溫家人代代謹記這一條規定,不冒進,不貪功,是以才能三代不倒,反而一代比一代更強。
一個商人家族在小小的一縣內經營達到頂峰,就變得過于惹眼,如果不能更進一步,那么等待他們的,就是來自本縣那些真正掌握力量之人的分食。
無論是自身的進取心,還是解決家族的困境,都要求溫家找到新的道路。
而無論是商人轉仕,還是擴大經營范圍,都有一個最大的門檻識字。
不識字,再多的財富也難以積累傳承下去。
經驗可以靠著口口相傳,但是從父到子,從爺到孫,沒有人能保證勤勞致富的經驗能被口口相傳扭曲或者忘記,沒有書面的文字記載,光靠口述的經驗和智慧是短暫的,也是動搖的。
唯有文字,能夠溝通時光,留下智慧和經驗。
也唯有識字,是他們光靠自己的勤勞和智慧無法得到的。
門第,出身,血統,階級是可怕的壁障,攔住了人向上的通道,堵塞了思想的火花。
根深蒂固的思想籠罩著他們,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就只能打洞,哪怕老鼠的兒子學會了水里游,哪怕老鼠的兒子學會了天上飛,他們也仍是老鼠。
這是溫家遭遇的困境,也是無數個封閉的小縣城內那些出身寒微卻依靠自己的勤勞和智慧積累了一定財富的小家族們共同處境。
但是此時此刻,他們就要從家鄉出發,從這個封建閉塞的地方出發,去淮南,去那個能給他們搭一把手,讓人類的智慧和勤勞能插上翅膀飛躍門第的地方。
溫能數跨出第一步時還被離家的憂傷和不舍籠罩,但是隨著金燦燦的太陽在他眼里越來越大,越來越亮,他的眼底也只剩下了雀躍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