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族再有錢有資本,也不能和舉一郡之力,專為研究新品種、好品種作物的太守相比,尤其這還是一個深諳種植之道,滿肚子農經的婦好書院農學班資優生太守。
但是即使是如此,更好的品種被發掘出來,在足夠的時間和理論基礎上,也還需要一定的運氣。
陸瑤不求阿梅能在這個異時空培育出袁爺爺的超級雜交水稻一樣的神稻,只要她能培育出比較穩定的,在原有基礎上增產個一成兩成,或者更加抗旱、更加抗蟲、更加抗倒伏任意一項的品種,這個農博士,她就愿意蓋在阿梅的身上,并且認為她實至名歸。
但是也許是種得多了,更可能是阿梅就是有點神農的偏愛在身上的,這才兩年過去,她就給陸瑤送來一份產量在原有的基礎上只增加了一成但是卻非常耐旱的水稻品種。
要知道,從南帝元年開始,這片大地就在變得越來越干燥,南帝元年的時候霍家所在的汝南郡就有人活生生被太陽曬死的事情,隔年旱情稍緩,但下一年旱情就更重。
這么多年來,江淮大地上的旱情始終沒個斷絕,時而旱一年緩一年,時而又連年苦旱。
若不是陸瑤在接手江淮大地后每年都讓手下基層官員們帶領百姓積極蓄水修渠抗旱,這片大地上還不知道又要因為天災多添多少白骨。
而老天要連年干旱,就絕不可能是抓著一塊地旱。
臨水的淮河南岸都是如此,北方大地就更不用說。
雖然現在手里的領地還只有江北江右和蜀地,江北有這些年新修水渠和芍陂渠,蜀中有都江堰,江右臨海更是不愁雨,可陸瑤要考慮的,從來就不止是自己現有的這一畝三分地。
阿梅的抗旱品種的研究對接下來幾年,乃至幾十年,甚至可能是幾百年的影響都會是深遠的。
這個農博士,陸瑤給的是欣慰無比。
而且阿梅在給她的來信里還雀躍地和她說起,她搞農作物的品種嫁接和雜交等等搞多了,得出的一些生物學新發現。
比如某些種尖粒米的田和種橢圓粒米的田在挨著的地方,常常會尖粒米田里長出橢圓粒,橢圓粒米的田里也會長出尖粒,而在遠離另一種米的田深處,就全部是整整齊齊的橢圓粒米或尖粒,又例舉自己觀察到的幾種野花的顏色和其他很多植物的形狀規律來類比。
雖然最后她說著說著就開始探討,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像化學班她們研究的法術那樣的規律,還說自己會找霍宴那邊討論討論的。
但是誰能說,背著煉金術之名的化學被發明之初,那些懵懂可愛的人們不是用這樣稚嫩的筆觸一筆筆繪制出的現代科學的初始形狀呢
假以時日,如果條件足夠,這片大地上誕生一個魏晉版孟德爾又為什么不可以呢
畢竟霍宴帶著他的好朋友和一眾化學班的學生們,也已經順利把威力可控的火藥搗鼓出來了,配方已經交給墨子班,由他們自己去設計器具,如何將這種神奇的爆炸現象由機擴應用起來了。
陸瑤現在就等他把自己任務單子上面的水泥給造出來了,畢竟自從收了蜀地,她也是有了自己的大產量鐵礦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