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耀大發雷霆,卻又惶恐交加。
太傅身邊的伺候的年長宮人悄悄告訴他,那是因為太傅離開了自己的故鄉,遠居北宮,佳節時刻沒有親朋在身邊,起了思鄉之情。
那之后,劉耀便派人找來漢人的廚師,讓他們替太傅做漢人的食物,每年每個佳節,都要依照節令習俗奉上匹配的佳肴,討太傅歡心。
除此之外,宮中的宮人開始為太傅換上漢人的衣服,因為劉耀覺得這樣太傅就會覺得這里和自己的家鄉一樣,把北宮當成自己的家鄉,把宮里的人也當成她的家鄉人。
這一點的確取悅了太傅,這之后,每年的佳節時分,太傅總要多進一些飯食,白天給他講課時也更加神采奕奕,宮人們都說,這是因為太傅喜歡節日,喜歡歡慶節日。
然而今年,從前幾日開始,太傅的精神就開始不佳了,劉耀觀她臉上似乎有郁色,又擔心自己唐突詢問,反而讓太傅更不開懷。
好不容易元宵佳節到了,劉耀今年甚至從一個南方來的漢人那里聽說漢人在元宵時還會在夜晚點紅色的花燈看,他派人加緊趕制,想請太傅今年看一看花燈。
但是到了元宵節這一日,哪怕太傅強打精神,他也從伺候太傅的宮人那里得知,太傅今日并不開懷,早晨起來就吃得少,中午和下午的點心都沒有怎么吃。
晚上,劉耀派人點好了花燈,想來請太傅吃過飯去看,來的時候,聽說里面太傅正在進晚飯,劉耀不敢打擾,等在宮外,看到的卻是完好無損的食物被宮人端出來。
憤怒過后,惶恐再一次襲上劉耀心頭。
宮里的醫者都說,煩憂最傷身體,女子煩憂,大多不能長命,要常樂開朗,才能長命百歲。
有醫者信佛,像劉耀說起佛教里的供奉菩薩可佑人長命百歲之說,劉耀便派人在宮里為太傅供了長命燈,不僅供了菩薩的,什么地母,長生天、命神、閻羅,只要說得出個一二三四,劉耀統統供著,只求太傅長命百歲。
可是只拜神佛,也保佑不了太傅日日開朗。
劉耀眉間一籠愁云,踏入了洗女的大殿。
殿中,洗女身著樸素的麻衣,正在批改朝臣遞交給劉耀的奏折。
過去的北帝王朝,尤其是胡人貴族里,很少有人能寫漢人的字。
不僅是漢人不讓他們學,也因為他們自有一套可以說至繁也可以說至簡的圖畫文字。
這些圖畫文字能表達的意義很少,大多和水火、牛羊、馬匹、懷孕、生死、數目等重要的意義相關,基本是名詞,需要看圖畫的人對畫圖的人十分了解,短時間內頻繁相處,才能比較準確地解讀其中的意思。
因此在過去,大多數胡人傳遞消息,除了信件,還要人,要人口述和圖畫雙重保證,才能保證信息傳達完整。
至于飛鴿傳書之類的,想都不要想,不然你離著十萬八千里的哥哥給你傳了一封信,上面畫了一頭牛,一頭馬,你要怎么樣才能猜得出,他到底是說“弟弟,在我心里,你就是個牛馬”,還是說“看哪弟弟,我有一頭牛和一頭馬”,又或是“親愛的弟弟,我想要一頭牛,還想要一匹馬”呢
但是自從劉奔攻破長安和洛陽,在北方漢人的領地上建立胡人的王朝,過去所謂“胡人不配學習漢字”的說法不攻自破。
漢臣降胡,積極推薦漢字的優點,又自薦為劉奔書寫翻譯,漢字才得以漸漸進入胡人的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