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管我要去青州我要去臨淄我要去稷下學宮哪怕是爬,哪怕是拖,我也要到稷下學宮去,去那塊碑前,朝那個羞辱了圣人這個詞的名字狠狠吐上一口痰,再撞死在那塊碑上明志”
“我要去讓我去啊啊啊”
“霍思城你如此辱我我和你生死為敵”
無數人在怒吼。
從江右到江左,從武昌到吳地,無數士子文人的心被這一塊碑狠狠戳痛,失去了理智。
武昌城里,世族們怒罵哭嚎發瘋了半個月,甚至做出了要發兵攻打江北,然后一路打進徐州,打進青州,掀了霍思城的圣人碑,砍了她的豬腦子的決定。
江右也有無數士子文人在激怒中收拾了包袱,準備出發前往臨淄怒罵霍思城冒天下之大不韙,大逆不道。
但是,他們不知道,他們沒機會了。
慜帝六年六月,江南大旱。
從六月十三日開始,烈日就頂在在江南人的頭頂,一日接一日地暴曬,再也沒有下過雨。
溫度一日高過一日,等到六月底,長江的支流竟然出現了斷流,長江主支水位大幅度下降,江中無數魚蝦蟹蚌渴死。
死去的河鮮很快在高溫下,從長江主支到長江支流,一臭千里。
而在長江以南的地域,無數莊稼在地里等不到水源的澆灌,大面積枯死,百里之內,竟然無一幸免。
莊稼全部死亡的恐慌沖擊了普通百姓僅剩的理智,無數百姓拿起鋤頭和菜刀,沖進本地屯糧充足的豪族家里,雙方各有勝負,但是不管贏的是那一方,最后都造成更多人流離失所。
武昌附近本就流民眾多,等原本的百姓和小戶被旱災恐慌動搖,造成搶劫和滅門,流民的數量就開始飛速增多。
整個江南在一個月內,就陷入大亂。
七月二十六日,武昌城內的寶貝疙瘩弱帝在宮人的教唆下走出了他高梁深閣的宮殿,在陽光下快活地奔跑了一陣。
奔跑過后,從小就體弱多病,被鄭妃和鄭家外祖們都叮囑不能劇烈運動以免傷身的弱帝酣暢淋漓地出了一身大汗。
這是他長這么大,近二十年來,頭一次這么痛快地出汗。
出完汗后的弱帝精神很好,心里很痛快,但是回到宮里的時候,嘴唇蒼白,身體無力。
照顧他的宮人們驚慌起來,連忙帶他去換了衣服洗了澡。
等到下午鄭太后和鄭國舅來看弱帝,見到弱帝渾身濕透,一副十分虛軟的樣子,連忙問候。
宮人也只說,是天氣太熱,而弱帝身子弱,不能用冰,所以被熱得大汗淋漓,臉色慘白。
鄭太后聽了十分心疼兒子,求告哥哥能不能讓孩子用一點冰稍微涼快一點。
鄭國舅卻十分有原則,言辭拒絕了這種請求,并說弱帝身子太弱,為了讓他長命,其實連扇子都不應該打,而應該讓他用厚衣服捂著,多多發汗才是對身體好。
接著又責怪妹妹無用,說鄭太后沒能把弱帝生養出一副健壯的身體,害得他吃這么多苦,身子這么虛弱,快二十歲了,連個房都不能行,生不出孩子。
又說,為了陛下的大業以計,還應該讓陛下好好補養身體,壯一壯陽,才方便為這個國家傳承后代呢。
鄭太后聽了,便依鄭國舅意見,為弱帝端來一碗鹿血羹。
弱帝奔跑完本來就心慌氣短,渾身燥熱大汗,但是在舅舅和母親面前,又不敢提自己背著他們偷跑出去曬太陽奔跑的事,于是只能硬著頭皮飲下那一碗寫滿“陽剛之氣”的鹿血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