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們要用來養自己的人。
大旱之下,糧食是絕對不夠養活這么多人到明年糧食種出來的,況且云夢澤變小,明年種不種得出糧食都還沒個定局,這么多的人這么少的糧這么久的時間,江南必亂。
亂局之中,誰能讓人吃飽,誰就是老大。
這種時候,豪族們四處找糧還來不及,怎么會舍得行善積德,把自己糧倉里的糧食舍出來給百姓呢
所以江南的百姓不用等到秋天吃盡家里最后一粒糧食,就提前絕望了。
混亂之中有強盜,有流民,有殺人放火,今天這個村子的人沖擊了那個豪族的糧倉,明天那個流民群體搶光了一個縣的倉庫一亂傳一亂,一亂傳更多亂。
今年的江南,是混亂之年,前所未有的混亂之年。
連長久經營一地的豪族也說被流民破家就破家了,據說只是因為外面有人流傳說他家存了三十萬斤糧食吃不完。
江南饑餓的流民足有百萬之巨,區區三十萬,又算得了什么呢。
然而一個豪族之家,就這么輕易地沒了。
自那家豪族也被流民沖擊滅族之后,江南的豪族們更加緊張了,連一些原本偶爾愿意施舍解救幾個人的難得的好心人也不敢繼續施糧救人了,因為怕被人傳出自己家有多余的糧食,讓流民盯上。
人在富足時會對窮困者施以援手,但是如果代價是賠上自己和全家人的性命,那這人未免也太過奇葩。
哪怕是圣人也不敢這么做。
豪族們只好將自己用部曲和武器死死圍起來,不放過任何一個敢于靠近自己的陌生人,此時此日江南之混亂緊繃,還要遠勝當日的汝南萬倍,因為他們是在進行一場看不到盡頭的防備。
在這樣危機四伏的江南,武昌城是唯一一處安全沒有流民冒犯的地方。
因為全江南的人都知道,這里有謝愷的十萬大軍護衛。
哪怕是被饑餓沖昏了腦子的流民,也不至于奔著一個有十萬大軍護衛的大城去送死。
但是武昌城內的世族們也沒什么好痛快的。
他們甚至比外面的豪族更加惶惶然,因為他們都知道,這支人數高達十萬的兵,不是效忠他們的
他們一開始效忠謝愷,可謝愷被他們弄死了。
后來他們用弱帝誘哄他們,他們又開始效忠弱帝,可弱帝也死了。
如今他們恢復舊旗,重新成為慜帝的臣子,可他們到底不是謝愷,再找不到一個真正的慜帝,下面那些士兵又不知道還能被糊弄多久。
武昌城內的世族們派出無數人去找慜帝的下落,他們走遍建康、江右、江左,偏偏找不到慜帝本來也就不可能找到
謝愷找了兩年都沒找到,憑什么他們一找就能找到
說不定慜帝早就死了呢
武昌城內,世族們日夜坐在一起嚎哭,哭南帝,哭慜帝,也哭看不到光明未來的自己。
他們已經知道現在的江南是怎樣一片混亂的惡土地獄了,要是那一天城外的士兵們亂起來,那他們豈不是還不如那些本地豪族
他們不想經歷那些流民的事情啊那太恐怖了
在這樣的緊急情況下,武昌城內的世族們自然沒有工夫去關注青州的百家學宮發布的招生布告,更不可能派出人馬前往青州哪怕他們才是漢人士族中最權威的群體。
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九月中旬的時候,還真有一點關于慜帝的線索從世族們派出去的探子處傳回來。
探報上不敢說得太滿,只說,找到了幾個疑似是慜帝的人,但是還不敢確定。
武昌城內的世族們握著探報,幾乎要熱淚盈眶,趕緊回信不管是不是,立刻馬上,把人給我監視保護起來不對,在還未確定是不是之前不能打草驚蛇,你們先暗中保護著只要不發生危及對方生命的事,就先不要出現
先給外面的探子回完信,武昌城內的世族趕緊開會,開會目的確定派誰前往確定那幾個“疑似”慜帝的人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