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呵,她們,哈。
女人就是個笑話。
即使偶爾出了幾個奇人,類似羋八子、呂后這樣權力欲旺盛的女人,她們的眼中也只有自己,沒有天下,她們根本不懂得治國,也不配治國,能在權力交替時為她們的兒子侄子暫時接管一下權力,就已經是她們作為女人的最高榮耀了,而真正的功業,還是要靠男人。
所以羋八子之后有她的兒子嬴稷戰勝晉、齊、楚,奪取魏國和楚國的土地,發動長平之戰,滅亡東周,為大一統奠定基礎,之后更有始皇帝統一六國,建立不世之功。
所以呂后之后有文景之治,建立了封建時代第一個盛世,而后更有漢武帝征伐匈奴,漢人的名字在這片土地上成為一展不滅的旗幟。
這一切都表明了,在治世理國,建功立業上,女人不行。
政治,是專屬男人的殿堂,文明,也是獨屬于男人的禁臠。
霍思城哪怕把頭按死在建康城的國子監,她也學不會士人治世的內涵,她就像羋八子、呂后,甚至是近期的王政君王太后一樣,或許因為機緣巧合可以獲得一時的榮膺,可一旦來到真正的政治上,她們就會在男人的寬廣胸懷面前敗下陣來,輸得一敗涂地,片甲不留。
這正是士子們敢于前往青州和霍思城掐架的最大勇氣所在。
只要霍思城試圖染指文明和政治這個領域,哪怕霍思城有雄兵百萬呢,士族一到,霍思城就只能退位讓賢,讓真正懂得治理這個世界的人上位。
因為她只是一個女人,女人治理不了天下,她們只有依靠男人,也只有男人,才能治理她打下的這大片領地。
一些前往青州的青年拖家帶口而來,未必不是抱了接管霍思城留下的基業的打算。
霍思城確實厲害,她能夠讓江北軍替她四處攻伐,但是她也可以像以前的羋八子和王政君一樣,得到了權力,然后將它交到應該掌握它的人手里。
霍思城家里的人都平平無奇,沒有什么名聲,看來是支撐不起這樣的任務的。
這不正是代表著,她需要他們這些士子嗎
如果霍思城愿意讓政給他們,他們也不會不愿意尊她一個什么尊貴的位份的,譬如尊她為慜帝的皇后,就很不錯嘛。
這樣,慜帝雖然失蹤了,但是霍思城卻擁有足夠強大的軍隊將漢人的政權維續下去,等她以后生了孩子,那個人就是未來的陛下。
這些想法,都是各地的士子在進入臨淄之后,聚集在一起商量出來的。
他們連自己戰勝折服霍思城之后哪一家封什么官占多少便宜都想好了。
按照這些設想,這本該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
每個人都從這場活動中獲得了利益,他們甚至解決了漢人的朝廷沒了皇帝這件卡在所有士族喉嚨上的大患。
甚至還暢想過,霍思城手里的江北軍這么能征善戰,霍思城掌管他們都能打進青州,等到了自己手里,豈不是驅除胡人,收復中原,指日可待
那又是怎樣傳世的佳話啊
他們這些士子的名字將被刻在石碑上,被史官寫進史書里,任何人提起這一段歷史,都繞不開他們這一群勇敢熱切的愛國士子
誰都沒想過自己會輸。
還是在開局的第一場就開始輸,一直輸到底。
“百家學宮,我為稻學家。”在一片死寂中,梅玉秾在萬眾矚目中鞠躬下場了。
梅玉秾下去之后,百家學宮廣場上的士子就被割掉了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