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瑤提取粗鹽的工具和過程都很粗糙。
第一步是過濾。
她找了個竹筒,底部戳個小小的洞,用撕下來的一小片衣角堵住,往里面分別加入磨成細粉的竹炭,海邊的細沙,最上層是礁石之間撿的小石子,然后將粗鹽溶在淡水里,從上往下倒。
這樣做成的三層濾網,或者還可以加上衣角,算是四層濾網,可以除去粗鹽水里不溶于水的固體雜質。
等全部過濾完后,陸瑤把石灰乳加進粗鹽水里攪拌均勻,然后靜置來去除里面的鎂離子。
石灰乳其實就是氫氧化鈣,是陸瑤將貝殼燒制成生石灰后加水攪拌得到的,之前陸瑤在海邊撿了不少貝殼,就是為了用來做石灰乳。
其實如果不是鎂離子必須去掉,陸瑤是不愿意用石灰乳的,因為她加石灰乳去除了鎂離子,又給鹽水增加了雜質鈣離子。實驗室里可以用純堿,也就是傳說中的蘇打粉來除鈣離子,可這荒島上,讓她上哪里去找純堿。
但是如果有人拉肚子吃過達喜,也就是鋁碳酸鎂咀嚼片,而且和她一樣閑得吃屁看過說明書,就會知道,鎂離子會讓人腹瀉。
陸瑤現在在荒島孤立無援,自然是寧可便秘也不能拉肚子,所以才不得不硬著頭皮寧可多添一項雜質鈣離子,也要加石灰乳除鎂。
將鹽水靜置到分層后,上層的清液就是陸瑤要的除去了鎂離子的鹽水了。
接下來就是陸瑤提純工作的最后一步利用雜質和食用鹽氯化鈉溶解度不同,盡量除去里面的鈣離子和其他雜質,最大化地提高氯化鈉的純度。
她將提純過的鹽水燒干成結晶鹽,接著將結晶的鹽粒往少量的開水里加,加到不能溶解為止,這時候就得到了飽和的鹽水。
接著陸瑤開始拼命扇風給飽和的鹽水降溫。
等開水逐漸冷卻,最先析出的那部分就是雜質。
因為海水中幾種主要的雜質的溶解度都受溫度影響很大,溫度高的時候能溶解在水里,一冷卻下來,就會析出結晶,而陸瑤要的食用鹽氯化鈉的溶解度在不同溫度下卻比較穩定,所以當熱的飽和鹽水溫度忽然降下來,雜質就會比食鹽更早析出。
陸瑤用這種方法反復將鹽水加熱重結晶然后撇去雜質,重復四五輪后,終于得到了雪白的高純度結晶食用鹽。
這個過程說起來復雜,實則操作起來并不算難,那些具體的手法都是陸瑤自己在實驗室和自己家玩剩下的了,一個上午的忙碌過后,陸瑤獲得了小半竹筒的鹽。
雖然只有小半竹筒,但是正如人們說水是生命之源一樣,小小的鹽也作用巨大,陸瑤僅僅只是一周沒有吃鹽,就已經開始漸漸感到走路沒有力氣,偶爾還會頭暈眼花。
所以這小小的半筒鹽,就讓陸瑤抑制不住欣喜地微笑起來,覺得自己麻煩一個上午沒有白費。
而直播間里,看著陸瑤從徒手制蒸餾裝置開始,再進化到一頓操作猛如虎,輕松提純粗鹽,“臥槽”兩個字人們都已經喊厭了。
有人直接在彈幕里表達了自己對人生的新感悟“是我僭越了,這是我的智商能看的直播嗎”
“臥槽臥槽臥槽已黑化”
“匆匆打開高中化學書復習,確認過,這是我書上的內容,也確認過,這是我在現實里想不出的辦法。”
“前面的少大驚小怪,陸瑤這些操作看起來很復雜,其實用到的都是我們高中化學課本里最基礎常見的知識,像粗鹽的提純還有氯化鈉的溶解度性質這些我更是在課堂上反反復復地強調了是重點,高考要考的bababa”有一出口就是老化學老師了的人物在彈幕里現場開起了小課堂。
“大圣,收了這神通吧”
“師父師父別念了別念悟空知錯了”
彈幕上頓時一片群魔亂舞,鬼哭狼嚎,總算讓那位講課癮上來了的老師止住了講。
彈幕這才恢復了正常。
有人接著那位老教師的話道“老師,您說得我好像從來沒有上過高中化學一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