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瑤和梁月娥一起鋤了一下午的地,也觀察了一下午三人的勞作情況。
總的來說,梁月娥和吳重這兩位農民都是完全符合她期望的,干起活來踏實老練,翻地犁地絲毫沒有吃力的。
唯一的知識分子周洪卿嘛,雖然看起來干活艱難生澀了點,但是也在咬著牙堅持,全程努力配合著吳重干活,沒見他躲懶。
陸瑤看在他是知識分子的份上,對他寬容了一點,也給他加分但也沒扣他的分她現在看的主要是態度。
陸瑤看了一下午,對這三人的配合情況還是挺滿意的,當太陽漸漸開始落下去了,陸瑤就收了鋤頭,交代過吳重兩人記得在太陽落山前回家,她帶著梁月娥先一步回家,帶她熟悉這邊的事務。
燒水煮飯,煮雞食,喂兔子,還有菜地里新種下去的菜這些陸瑤都要交到梁月娥手里。
她自己,則早在三人進副本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計劃著去看山谷那邊的野豬了。
春耕還有很長一段時間,盡可以稍稍慢一點,陸瑤記得自己老家一年一熟的水稻,插秧的日子要到五月前后,雖然島上的時節可能稍有出入,但是現在才不過陽春三月,至少也還有兩個月的時間,時間并不緊
真正要和時間賽跑的是秋收時節,一場雨過后,稻子就淹了,在田里發了芽,一年到頭的辛苦就白費了,那才是一刻都耽誤不起的時候,人手不夠根本收不過來。
所以陸瑤才需要吳重他們去劃定他們認為的人手力所能及的最大種植范圍限制面積的不是春種,是秋收。
等她在觀察一陣,讓吳重梁月娥三人都熟悉了事務,她就準備先把這邊交給他們,自己離開一段時間去看那邊的野豬山谷。
一則是野豬山谷里的那群野豬她心心念念地放不下,二則是那山谷物產豐富,去年去的時候都快入冬了,草木凋零不好分辨,春天再去,萬物勃發,里面的物產就都能分辨一二了。
之前陸瑤打算等這邊的活做完再去,現在有了這三人,自然就不必再等。
考慮到自己過段時間就會離開,陸瑤重新買了一塊火石交給梁月娥,方便她離開以后三人也能燒水做飯。
將灶上燒上水之后,陸瑤就領著梁月娥去了菜地那邊,在她介紹下,梁月娥很快就把兔子房和雞圈也都接到了手里,菜地里的菜也心中有數了。
一起給兔子和雞喂過晚食,陸瑤把今天采的野菜和一塊臘肉交給梁月娥讓她洗,自己先去洗澡房洗了澡。
等她洗過,梁月娥才去洗澡,陸瑤則接替她的工作炒起了菜。
梁月娥洗了一大把蕨菜,用臘肉炒好了一道臘肉炒蕨菜,陸瑤一到灶上就聞到了香,湊近灶頭看到那一大盤泛著油光的蕨菜和臘肉,一下子口水就下來了。
想著今天第一天下地辛苦,她又加了一道菜,把今天撿的三個雞蛋都炒了,當然,也是摻了野菜炒的野芹菜炒蛋,也是一道噴香誘人的好菜。
陸瑤裝盤的時候,正好聽到了吳重和周洪卿的聲音。
陸瑤暗笑這兩人來得巧,一回頭就看到渾身汗濕露出健壯身體的吳重和同樣渾身被汗濕透,一臉疲憊地跟在吳重身后的周洪卿。
陸瑤愣了一下,忽然意識到了性別的問題,周洪卿看著都四十多了倒是沒什么,只是吳重還是個看著只有三十多的年輕男人,陸瑤雖然不愿意以最惡的思想去揣度別人,但是在各種社交媒體上看到的新聞也讓她沒那么容易對青壯年男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