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瑤用了半個月,讓山谷里的豬養成了每天一到時間就圍過來找自己吃豬食的習慣。
這當然不需要她特意去做什么,豬食對這群淳樸的野豬的誘惑力是天然且巨大的,每天她在自己住的棚子外面把豬食一煮,不需要吆喝或者做別的什么,谷內所有的野豬就自動圍過來了包括小野豬,也包括成年的大野豬。
它們或許還理解不了那些讓它們著迷的豬食是她做出來的,但是只要確定一點只要靠近她,就可以吃到那些它們原本吃不到的美食,這就夠了。
陸瑤這樣用豬食養了它們七八天,之后不需要到陸瑤開始煮豬食,每日到了差不多的時間,野豬們就會自己圍過來。
莽撞饞嘴的小野豬還會湊過來輕輕地拱她的腳,在她腳邊到處找吃的,那一次,甚至不小心把她拱倒在地當然它其實并沒有怎么用力,也確實是陸瑤當時沒怎么站穩。
但是那一天,陸瑤就走開了,不再煮豬食,小野豬一直跟在她屁股后面,陸瑤先是進了棚子里,小野豬急躁地很,就自己找到了棚子的入口跟著進來了。
陸瑤輕輕把它推出去,然后找了棵樹爬了上去,任小野豬在樹下焦急地轉圈圈然后被其他的成年大野豬帶走了。
第二天陸瑤再出現,小野豬急沖沖地又想圍過來,就被它身邊的成年大野豬攔住了。
陸瑤看著那幾只目光柔和溫馴的野豬,笑了。
她開始煮豬食。
熏人的味道從瓷盆內飄出來,在一只可能是那群野豬首領的野豬的率領下,所有野豬乖乖地等在一旁,等到陸瑤將豬食放涼,然后倒出來,它們才一起沖上來吃那些豬食。
吃完之后有小野豬意猶未盡地想跟上來,被它身邊的成年野豬輕輕拱走了。
陸瑤看著野豬們知趣的行為,知道自己第一步的馴養完成了。
野豬們已經習慣了每天定時定點到她這里加餐,并在她被“冒犯”后的“懲罰”中知道了不能太過靠近她,不然她會生氣,那就什么都沒有了。
陸瑤在自己每天喂食的地方用不足一臂長的木頭插進土里,圍了一個足以擠下所有野豬的小圈,然后她每天都把豬食倒進圈里,隔著一排木樁喂那些野豬。
每當她的喂食時間快到了,有的性子急的野豬就會提前進入圈子里等待這時候這些呆在圈里的性子急的野豬就會最先吃到她倒下來的豬食,也能在接下來的爭食中占據最好的位置,幾次之后,野豬們紛紛聰明地提前進入圈子里,等待喂食。
等這樣的次數一多,進入圈子看到她有好吃的的反射就刻印在了這群野豬的腦海里,并因為美食給它們的沖擊之大,這條反射給它們的印象很深。
十五天后,陸瑤才離開了山谷。
這時候野豬們已經習慣每天進那個圈子吃美味的豬食,并逐漸把豬食當成更高的食物的追求,山谷里那些生的野菜,它們雖然仍然吃,但是在經歷了煮熟的,煮爛的,散發著香氣的豬食的對比后,那些野菜顯得索然無味,成了為了果腹勉強吃下的任務,而豬食才是能帶來快樂的東西。
然后忽然之間,它們發現,快樂消失了。
野豬們按時乖乖進入陸瑤為它們設好的圈子內等待美食投喂,卻發現,那個能給它們帶來美食的東西或者說,是生物吧,它們發現“它”消失了,與“它”一起消失的,還有它們的快樂源泉那些好吃的
野豬山谷里的野豬忽然變得悶悶不樂。
但是陸瑤第二天第三天也沒有出現,它們不得不接受了這個現實,委屈自己只能吃野菜,而沒有一天一次的美食獎勵,只是時不時的,它們還會抬起頭將目光投向谷口那個小棚子它們期待那里再次傳來美食的味道,然后它們就可以蜂擁而至,等待喂食。
偶爾也有小豬會到那個木頭圈成的圈子里打轉,仿佛只要它們呆在那里,美食就會從天而降。
可惜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