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維德神父的眼睛已經激動得微微發紅了,他自小跟隨教士流浪,見慣了最底層百姓為生存疲于奔命的狀態,更見慣了上層貴族華而不實的“善良”,正因如此,他才更清楚陸瑤能提出這些想法的難得。
“能遇到您這樣的領主,真是此地領民之幸。”奧斯維德神父說。
“只是那群貴族目前對我們的態度不明,這個時候我們提出預設時令官的想法恐怕會成為他們和我們談判的把柄,我們最好是在和他們再次達成協議之后再提出來,這樣時令官的設立就從我們請求他們變成了我們考驗他們。”
陸瑤點頭“農民的秋收就在這兩天了,看來我們需要速戰速決,盡快和他們達成合作。”
“不過好在,”她瞇著眼看向窗外刺眼的陽光,“他們一定比我更急著為霍格思郡多謀一條路。”
“替我將克勞德叫來吧,我要問問瓷窯的情況了。”
“是。”奧斯維德神父關上門出去了。
奧斯維德神父離開后,陸瑤看著本地寥寥無幾的出產物品單子和交易價格變化表,搖了搖頭。
民以食為天,而中世紀的人們又以小麥為天。作為全國最大的小麥出產地之一,霍格思郡某種程度上來說,擁有全國最優越的地理條件,但是偏偏這是最混亂的中世紀。
在這個大部分人都有過不是當強盜土匪搶劫就是被土匪強盜搶經歷的時代,富饒多產還易攻難守的霍格思郡簡直就是一只天然誘人又好欺負的包子,處在食物鏈的最底層,幾乎只能躺平任人家往死里欺負明明產出最多的小麥,但是它的普通農民卻連吃個白面包都是奢侈。
正所謂“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不是霍格思郡的百姓每年種出的小麥不夠多,但是人要生存,就必然還需要除了小麥之外的其他物品,為了衣料、藥品、鹽巴等等生活必需品,霍格思郡的農民必須賣掉一年中出產的絕大多數小麥,只留下勉強能讓全家人吃飽的糧食,這樣,換來的鹽和布也不一定能滿足全家人的需求因為霍格思郡的小麥太價賤了。
霍格思郡出產的小麥由本地的貴族賣給前來收小麥的糧商,因為量過于大且本地道路不通,運輸麻煩,再加上霍格思郡基本上就只有這一個進項,糧商有恃無恐,就將小麥的價格壓得極低,比外面市場上普遍流通的糧價的十分之一還低。
也就是說,商人從霍格思郡買下一個銀幣的糧食,只要能運出去,轉手就能獲得九個銀幣的收入。
即使如此,因為霍格思郡的消息封閉,道路不通,對外戰斗力也弱,霍格思郡的本土貴族們每年仍需花上大量的賄賂求著糧商繼續來霍格思郡買糧食不然霍格思郡積下來的糧食可就要壞掉啦
陸瑤看著霍格思郡的商貿情況連連搖頭,這樣下去當然不行,也難怪郡南貴族一看到有瓷窯就恨不得立刻搶了去了。
這是經濟命脈被捏,急需新出路啊。
作者有話要說如果地區有人設,那么霍格思郡的對外人設大概是地主家的傻兒子,頭上頂個牌子,上書人傻錢多速來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25693htf1個;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