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時日,我在書院的時候,偶然聽到書院
里有個任家的姑娘提起了那位姑奶奶,說是人怕是有些不好了。”
“若果真如此,一旦老太太去了,那那位任公子便是要給老太太守制三年的。到時這親事豈不是又要再拖三年我想著,會如此著急,只怕也是因為擔心這個。”
李清蓮說完喝了口茶潤喉。
任家的事,其實她還有些沒說。
只不過那些都是流言,沒有真憑實據,拿出來說未免顯得說人長短,不大好。
只是溫小六不是笨人,雖然想不通具體有什么事,但也猜出了那位姑奶奶不出嫁定然是有特別的原因,只不過外界不知道罷了。
“若果真如此,那倒也只能如此了。”畢竟卿言若是三年后再成親,就已經二十二了,年歲愈發大了。
別說秦祭酒那邊擔心,怕是任家,也不會愿意娶年紀這般大的一個兒媳婦回去。
不然別人還當他們任家娶不著兒媳婦了,非得找個年紀這么大還嫁不出去的。
“是啊。”李清蓮感嘆一句。
女子成親,大概是她們人生中,最重大的一件事了。
便是連生死,或許都不如其重要。
她唇角掛著淡淡的嘲諷。
有時候會覺得人活著一生真是可笑至極。
世人對名聲的在意程度,遠比那人本身的品性、德行要高得多。
她其實也想不明白,為什么女子到了十八歲還不出嫁,便要經受那些三姑六婆,便是連自詡貴族身份的內宅夫人與小姐,也同樣如是的閑言碎語
難道不出嫁就代表那個女子身有殘疾或是品行不端嗎
到底這樣的謬論是從哪里得出來的
又為何女子一定要在十八歲前出嫁,這樣才配找到好的姻緣,覓得良夫
李清蓮其實并不是想不明白
其間的原因,只不過她不愿意承認罷了。
就像她為何要自立門戶
難道真的是為了自家妹妹日后好婚嫁嗎
雖然這也是其中之一的原因,但最重要的卻并不是如此。
而是因為她已經厭煩了在那個家中整日被逼迫著說親、相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像是沒有盡頭一般的折磨。
對,她就是為了逃避這種折磨,所以她才會義無反顧的自立門戶。
就算被世人用流言蜚語攻擊,也堅持。
屋內的氣氛正有些沉悶時,躺在羅漢床上安睡的小朋友安安突然哼唧一聲,手腳動了一下,小拳頭差點砸在溫小六的肚子上。
溫小六忙垂頭,輕輕拍了拍兒子的胳膊,見他嘴里還吐著泡泡,睡得很熟,不由微微笑了起來。
“其實成親也沒什么不好。”溫小六看著安安那張粉嘟嘟的小臉道。
李清蓮順著她的視線看向小安安,心內不由跟著柔軟一片。
但卻沒有說話。
溫小六遇到了一個謝家,也遇到了一個百年難得一見的謝金科,所以她過得很幸福,沒什么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