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變天的那兩日,又受了些風寒,根本就想不起來柳姨娘和她最小的孫女兒此時還在懷安縣城受災。
且她心底一直覺得有什么事落下了,只是每當要想起來時,總有人會將她的注意力給引開。
以至于她就算想要想起被遺忘的柳姨娘和孫女,也不可能了。
至于四太太,是否想得起她們家老爺還有個妾室與女兒在此時正受災嚴重的懷安縣城,那就不得而知了。
大老爺一番吩咐下去,總覺得還有些不放心,但此時跟著他的人卻又不是自己用慣了的人,內衛是不可能為他私人之事擅離職守的,而蕭侯爺給的那幾人,伸手不錯,心思卻不夠細膩,托付給他們也不放心。
走到房門口,看著坐在里面有些茫然的那商人,大老爺心念一轉,走了進去。
商人見大老爺進來,忙起身,欲言又止。
“我答應你們的要求,不過有個條件。”大老爺看著他道。
“您,您說,只要小人能做到,一定盡力而為。”商人見大老爺答應,高興不已,忙應了下來。
別說一個條件,就是十個條件,他也得應下。
“你們從開封府往南走,我知你們不必經過金陵,但我這里有件事要拜托你們。在懷安縣城中,我四弟的家室此時應還在縣城內,未曾遷出,所以我希望你過去之后,能幫我將人帶到金陵城,之后再回安慶。”
“你放心,我不管你是自己去將人送過去,還是找人送到金陵城,我只要人安然無恙的到了金陵,剩下的我一律不過問。”大老爺緩緩道。
看著那男子的眼神異常認真。
男子聞言,考慮一下之后就很爽快的答應了。
只要出了開封府,到時候就會有人來接應他們,而只要南下進入金陵及安慶一帶,他就不用擔心貨物會被搶了。
到時他大可以派人過去接人,又或者不放心直接自己去也行,只不過兵分兩路而已,并不難。
大老爺見他答應,也放心一些。
等修齊將信件送往驛站回來,他們這邊出發,準備出城。
除了來時的兩輛馬車,身后還跟著一個商隊,加上區總兵派來護送的士兵,這一行人洋洋灑灑看著約莫一二百人,動靜實屬有些大。
沿路的難民,盯著商隊的馬車,眼眶發紅,卻無人敢上前。
有區總兵,及那幾十名士兵親自護送,直到看不見難民群體,這才回城。
那群人也因此,很順利的就與接應的人聯系上。
至此,大老爺與那商人便分道揚鑣。
臨走之前,取了個信物給那男子,讓他去接人時,也好能順利將人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