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科舉考試,從前朝開始,就不怎么重視算學一科,便是科考試卷會有涉及,也不過九章算術上那些較為簡單的題目。
所以此時院子里的一眾書生聽了,不由都開始抓耳撓腮起來。
謝金科聽完題目,垂頭思考,約莫兩分時間過去,緩緩抬頭,說出一個答案來。
屋內的舒暮雪聽了,瞪圓了雙眼,來回確定好幾次,這才相信他是真的做對了。
“到底答對了沒有啊,暮雪”夏湛見里面半天不聞聲音,急性子的喊。
“便算你對了這第一題,還有第二題呢,且等著。”
接下來這一道,則是在二十一世紀的物理題,并不難,且與生活息息相關,算得上是一道常識性問題,但卻往往容易被人忽視其根究的題。
“陶壺與瓷壺,若同時倒入燒開的水,那哪一種壺內的水會涼的更快”舒暮雪瞄了一眼答案,不太懂為何是這個答案,不過不妨礙她幸災樂禍的聲音傳遞到外面。
“這是何奇怪的問題大家家中用的可都是瓷壺,現在哪里還有用陶壺的”謝金科身后的眾學子面面相覷。
“是啊,就算用陶壺又如何燒水的又不是咱們,這些自都是小廝下人來做的,咱們又哪里會知道”
“對了,小廝”其中一人叫起來,忙將自己的書童喊了過來。
問他知不知道答案。
“少爺,那陶壺都是下等人用的東西,府內根本就沒有,奴才哪里會知道啊。”小廝攤開雙手無奈道。
這院子里的人,大多都是富貴人家的子弟,自然是不知什么民間疾苦的。
討論半響,也未曾討論出來個答案。
“陶壺。”院內聲音落下之后,謝金科突然答道。
“為何是陶壺”夏湛第一時間問出大家的疑惑。
“大家回去可用試著用陶土制作一個花瓶,或是茶壺,便會知其中原理。”謝金科道,卻沒有多解釋的意思。
“恭喜你,答對了。”舒暮雪語氣有些不情愿的宣布。
第三個問題,也是最后一個問題了,答對之后便可以進入房間,將新娘子接走了。
舒暮雪停了下來,跑到溫小六面前。
“小姨,你是不是故意放水了,不然為何那謝金科三言兩語一下就能答上來了”
溫小六輕笑著搖頭,“怎么會,我也未曾想到金科哥哥會答得這樣快。”
這些東西都是姨娘偶然見說與她聽的,并未特地教導過。
只是關于姨娘的事情,她都記得清楚,所以那日暮雪讓她出題為難新郎官時,便突然想到了這幾個題目。
若說難,要是知道原理,其實一點都不難。
但若說不難,對于從未考慮學習過這些東西的人,要想一時半會答出來,卻也是有些難度的。
“好了,你快去將那第三題念了,別一會誤了時辰。”邢蕊兒催她。
舒暮雪磨磨蹭蹭的又轉了回去。
“好了,現在是第三題,也是最后一道題了。這是一道關于農事的題,你且聽好了。”舒暮雪清了清嗓子道。
------題外話------
催妝唐徐安期
傳聞燭下調紅粉,明鏡臺前別作春;
不須滿面渾妝卻,留著雙眉待畫人。
試經赴嘉禮催妝唐盧儲
昔年將去玉京游,第一仙人許狀頭;
今日幸為秦晉會,早教鸞鳳下妝樓
友人婚楊氏催妝唐賈島
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陽臺近鏡臺;
誰道芙蓉水中種,青銅鏡里一枝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