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的入學手續結束之后,溫小六正與冉輕、曹姑娘和張先生幾人一起清算賬目以及入學的學生。
“一共入學一百零三名學生,其中有五十名住宿,五十三名不住宿。”
“縣城的女學生一共來了六十個,剩下的便是周邊各個鄉鎮過來的學生,一共四十三個。”
冉輕將算出來的數據報給溫小六。
“人數倒比我之前預測的還要多些。”溫小六笑的開心。
“人數多,這束脩卻一言難盡。”旁邊的張先生卻是一盆冷水潑了下來。
“怎么了”
“一共一百零三名女子,其中便只有一半的女學生是按規定交的銀子,剩下有二十名是拿的小麥糧食過來抵的,還有十五個,說是書院可以用勞動換取束脩,便什么都未曾帶過來,家長將人送到便離開了。”
“還有兩個甚至是自己獨自過來的,身邊兩個家長也無。”
“這些且不談,還有四五位,直言說如今農閑,手中無有銀錢糧食,要賒欠一段時日再送過來。”
“如今攏共算下來,所有學生的束脩銀子加起來,甚至連三十兩都不到。”
“書院里除了日常開銷之外,還要負擔學生的吃住,以及夫子們的月例,照如今的情況,這月例如何發的出來”張先生板著一張臉道。
她的話音落下,屋內突然安靜了下來。
冉輕與曹姑娘都未想到,書院便是不掙錢,卻也不應該這般賠錢吧
先不說學生們住宿吃用的費用,便是那夫子每月的月例,都不止三十兩銀子,若要照這樣下去,這書院豈不是個無底洞一般的,得源源不斷的往里填銀子
兩人對視一眼,不約而同的都看向溫小六。
這謝家雖說有錢,但謝家是商人,總不能老是做這般賠錢的買賣吧。
溫小六聽了張先生的話,愣了一下之后,便笑了笑道,“先生說的是,只是日后書院的開支,還勞煩先生多多費心了。”
張先生將手中的小賬本合上,“既然少奶奶將書院托付于我,我自然會盡力將書院經營好。不說多賺錢,卻也不會讓其賠錢就是。”
“少奶奶這邊可還有事若是沒有,我便先回去了。”
“先生有事便先走吧,我這里無甚要緊的事要說的了。”
張先生便沖著溫小六點了點頭,轉身出去了。
看著人走后,冉輕這才有些猶豫的問溫小六,“小六啊,這書院真的這般賠錢嗎”
“冉輕姐姐不必擔心,方才張先生說的雖然是事實,但我先前已經給了銀子讓張先生去置辦書院的產業,只要有了產業,便能夠書院的開支的,也算不得多賠錢。”
溫小六雖說的輕松,但冉輕與曹姑娘都不是那種大富大貴人家出身的人,雖說曹姑娘原本家中是不錯,但也不至于有那般能像溫小六財大氣粗的。
且二人都知道掙錢并不是個容易的事情。
對于要賠這么大一筆錢,兩人還是覺得有些難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