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足以被載入福斯坦史冊的屠殺事件,被福斯坦士兵們屠殺的夏爾洛平民,光官方的統計就有8萬余人,雄風軍團的總人數,才僅有3萬人。
這說明,至少每個存活下來的雄風軍團士兵手上,都沾染著兩條以上,無辜的平民。
當然,說無辜是站在人性的角度上分析的,雄風軍團的士兵們缺不認賬,在他們看來,就是這群無辜的平民,讓他們損失了許多己方本不應該戰死的兄弟,就是這群無辜的平民,讓這座埃利斯城在雙方實力懸殊的情況下,堅守了這么久。
或者說,伍德侯爵的戰死,其實是一個導火線,點燃了雄風軍團士兵們,數年來壓在頭上的戰爭陰影,他們說是在屠殺,不如說是在發泄,只有同為人類的鮮血,才能讓他們那根一直繃緊的心弦,稍微放松。
血腥屠殺足足進行了四日,埃利斯城,這一足以容納20萬人以上的大城市,變成了一座鬼蜮。
到處都是尸山血海的場面,讓肯賽爾王子派來調停的一名將領,也心頭發憷。
已經殺紅眼的雄風軍人士兵們,對這個突然冒出來暫代軍團長職務的家伙,一點都不感冒。
雄風軍團的軍團長只有一個,那就是伍德侯爵。雄風軍團的一磚一瓦,都是伍德侯爵從自己吃飯的錢里省下的。
在得知伍德侯爵戰死的那個下午,肯賽爾王子就已經派出了這位將領,前往安撫暴動的雄風軍團,這位將領的家族,在福斯坦也是個歷史悠久的伯爵家族,這位將領更是在雄獅軍團擔任軍團參謀長一職,論官職,論地位,這位將領也不俗。
但就是這位伯爵家的將領,在第二日到達埃利斯城時,嚴令停止屠殺時,差點引起嘩變,如果不是雄風軍團的幾位幸存的兵團長還保留著理智,這位王子派來的將領就要被暴怒的雄風軍團士兵們連他都宰了。
埃利斯城的屠殺,最后都沒有停止,直到這偌大的一座城市里,沒有一個除福斯坦士兵以外的活物,雄風軍團的士兵們才冷靜下來。
隨之而來的,是來自各界的指責、福斯坦王室的震怒、肯賽爾王子的批評。
福斯坦國王和王都的貴族們很想撤掉雄風軍團的幾位兵團長,因為就是他們在關鍵時刻沒有站出來阻止,才引發了這場大屠殺。
但國王到底還是沒有下達這個命令,因為雄風軍團士兵嘩變,要挾肯賽爾王子指派的代理軍團長一事,他們也知道了,這個時候沒人敢碰雄風軍團士兵們那顆敏感而又悲傷的心。
伍德侯爵的收殮儀式舉行的很盛大,雄風軍團戰后存活的士兵,近2萬多人,自發的給他們愛戴的軍團長送行。
抬棺的是存活下來的四個正兵團長和兩個副兵團長,這六人可以說是雄風軍團此時威望最大的幾人了,步行將自己將軍的遺體抬回福斯坦,是這六位兵團長對雄風軍團士兵們的承諾。
用一座城市來祭奠一位死去的將軍,伍德侯爵,無疑是這場兩國大戰中,最受爭議的一位人物。屠城的命令不是他下達的,卻因他而起。
總之,這位極具特色的將領,不論是給福斯坦,還是茍延殘喘的夏爾洛,又或是周邊諸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屠殺了無數夏爾洛平民的雄風軍團士兵們,這一群手上沾滿鮮血的惡魔,在伍德侯爵的抬棺隊伍消失在地平線的那一刻,留下了一滴滾燙的血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