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到了瑯玕院,長孫愉愉略休息了一下,本以為陸行肯定不會回院子的,誰知他卻跟了回來了。
陸行看到長孫愉愉,將手握拳放在唇邊輕輕咳嗽了一聲,示意故意忽視他的長孫愉愉他回來了。
手里拿著書卷的長孫愉愉轉過身徹底地背對向陸行。
“你帶來的書差不多看完了吧”陸行問。
長孫愉愉不答。
“要不要去諫山樓選幾本”陸行又問。
陸家的藏書樓叫諫山樓,在整個南方都是極其有名的存在,因著諫山樓還建了個諫山書院,他大伯就是諫山書院的山長,整個南邊兒的讀書人都想進諫山書院念書。
諫山樓的名號長孫愉愉也是聽過的。前朝編撰的建安大典,當初共抄錄了四套,宮中藏了一套,文華殿藏了一套,東邊兒的泰安書院藏了一套,另一套就在諫山樓。
更朝換代的時候,前朝宮中和文華殿的兩套都遺失了,泰安書院的那一套也零落不全了,唯有諫山樓的還完整保存著,最后重新抄錄了兩套送進當今的宮中和文華殿存儲。為此,諫山樓也是聲名大噪。
長孫愉愉來人境園的時候心里就想過去諫山樓看看的,但是自打來了后大病了兩場,這事兒就耽擱了,這會兒聽陸行提起來,她有心矯情一下,可又實在無聊,既然陸行有意低頭,她也不是那等不下階梯的人。
“那行吧。”長孫愉愉以一副對陸行開恩的語氣道。
諫山樓建在水中央的一座小島上,以唯一一座橋聯接陸地,為的是著火時方便汲水救火。這等書樓最怕的就是火,因此諫山樓晚上也是不開放的,不許任何人在里頭點燈。
守門的老顧見陸行過橋,老遠就候著了,等人近了開口道“九哥兒新年安。”
陸行笑著點了點頭,“老顧你也新年安。”然后側了側身把長孫愉愉給露出來,“這是內子,華寧縣主。”
老顧忙地躬身道“縣主安。”
陸行環顧了一下四周道“今天是年初一,那邊兒來抄書的學子,都給他們上一份元宵再加一份年糕吧。”
“是。”老顧應了聲,“九哥兒最是仁厚,不過那些學子最關心的是,九哥兒你什么時候到書院給他們上次課。”陸行連中六元,要說沒有考試技巧大家都不信,都盼著他能傳授經驗。
陸行笑道“自然要去的,不過得跟大伯商量一下。”
老顧去后長孫愉愉問,“年初一就有學子來這里抄書么”
“是,諫山樓的書不能外借,若是想帶出去看就只能自己抄寫,但是筆墨紙硯都是陸家備。我們有些書也需要抄寫來備份,怕年久了書卷被蟲蛀,諫山書院很多學子,家境貧寒,也來這里抄書換糧錢。所以從初一到大年三十,每天都是有人的。”
長孫愉愉了然地點點頭。
諫山樓其實不是一棟樓,而是一群樓,前頭一排就記有四棟樓,分別是甲、乙、丙、丁。
“你想選哪方面的書甲字樓和乙字樓一般是經、典,詩詞集子所在,丙字樓里是歷代雜文、筆記、游記之類,丁子樓里基本有傳世的所有戲本子,其他的琴曲、簫曲之類也在丁字樓。另外百工圖譜也有收錄一些。”
“為什么會有戲本子”長孫愉愉好奇,對她而言那都是不入流的東西。
“以前家中有祖輩喜歡,所以就收集了起來,后來習慣了見到了新本子便都收藏。”陸行道。
長孫愉愉道“那去丙字樓吧。”她對經史子集還有戲本子什么的興趣不大,最近也不想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