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隊她一個個聽過去,沒一個能唱的,歌唱隊的其實一直也要上形體課的。
但是跳舞多苦啊,又不是從小練的喜歡這個,歌唱隊的練來練去,也只會踢踢腿,做一下簡單的動作。
如林夏這樣腰肢柔軟,就算只做了幾個基本功動作,都能帶上了點舞蹈的輕盈,還真沒有。
所以上一次她挑來挑去,最后也沒挑出來一個合適的,一氣之下放棄去學習了。
別的文工團都是派一個人去學習,就她們文工兩個人,一人學唱歌,一人學舞蹈,她周清丟不起這人,不想被自己的死對頭笑話。
郭秀華羨慕地看向林夏,每個人都渴望被認同被表揚。都是一起來的,另一個被委以重任,郭秀華心里難免會有落差。
不過她并沒有嫉恨林夏,只是覺得自己還不夠優秀,錯失了機會,這也是后面郭秀華跟在林夏后面一起拼命努力的原因之一。
而就她們兩人,帶起來了整個文工團的內卷。
周清做好林夏兩人的思想工作,問她們今天還需要出去嗎,如果有需要,今天是允許出去辦事情的。
比如給家里寄信,給家里寄錢,或者買點女孩子需要的用品之類的。
部隊發的只是必需品,像衛生帶,像雪花膏、護膚蜜之類的,這些女生小用品,部隊肯定不會發的。
林夏拒絕了周清的好意,她該寄回家和寄給哥哥的信,在新兵訓練快結束時已經寄出去了。
文工團每周都會有休息日,她更希望那時候再去辦自己的事。不想麻煩別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她想更快地感受文工團的訓練氛圍。她想接受專業老師的指導,她渴望唱歌渴望進步渴望表演太久了,她不想再等了。
新兵連的時候林夏不敢想這些事情,怕一想就停不下來,所以只能私下里不停歇地練習。
畢竟以前也是專業唱歌的人,雖然是替唱,但基本功是記在骨子里永遠都不會忘的。
現在終于來了文工團,她再也不用壓制自己的唱歌的欲望了。
郭秀華看林夏不出去,也不出去了。
比她優秀的林夏都要求去練習了,她怎么可能毫無負罪感心安理得地出去
周清又帶著林夏和郭秀華回來,正在積極練習著曲目的女兵們,眼神又悄悄看了過來。
但這次周清沒有喊她們,只是把歌唱隊的隊長叫過來,讓她來教林夏和郭秀華她們正在練習的曲目,下次演出要進行表演的。
歌唱隊的隊長,就相當于一個班的班長,她不一定是這個隊里最優秀的,但必定是這個隊里最負責任的,能調和整個隊矛盾的人。
歌唱隊的隊長是一個看起來就很穩重大方的人,就像在皇宮里,其他每個人是爭芳斗艷的妃子,而隊長看起來就是具有皇后的氣質的那個。
隊長名叫呂多蕎,她對兩人一笑,溫和地說“你們跟我來吧,咱們去那里學,不會影響別人。”
林夏和郭秀華跟在她后面,到了一個距離眾人有些遠的地方。
呂多蕎說“你們看著很小啊,有十八歲了嗎”
林夏點頭“我今年剛好十七歲。”
郭秀華搖搖頭“我十六歲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