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了,但我不知道我理解得對不對。我的想法都在我的詞稿里,你看看,不行再說。”
但是林夏看著社長的表情,是對自己詞稿的自信。
她最有靈感的時候就是剛剛讀完電影劇本的時候,這就是她最好的作品。
讓她回去再改,也不會有這版的感覺,也不會有這版好。
靈感有時候就是這么神奇。
社長看她一眼,對此不是很信任。
怎么可能嘛。
當初他拿到劇本,足足自己研磨了好幾天,越看越覺得這劇本好,每一次看都有不同的看法,導致他想法太多,遲遲沒有動筆。
不過既然林夏都這么說了,社長看了看她,把詞稿拿了起來。
剛看第一句,社長就感到了震撼,忍不住快速把詞稿從頭到尾看一遍,看完一遍,再認認真真地看一遍。
這一遍時間有點久,越看他臉上的表情變化越多,一會兒皺眉,一會兒恍然大悟,一會兒又忍不住笑。
讓一直看著他神色的林夏有點摸不清頭腦。
他這個樣子,是滿意還是不滿意
不過不管滿意不滿意,她都不準備再改這個稿子了。
這就是她對電影的看法,是她的初心。
改了就不是她初心了,也沒什么意思了。
所以見社長遲遲不說話,林夏也不站著了,自顧自坐到了旁邊的椅子上,拿起自己的水壺喝水。
今天面條雖然好吃,但是有點咸了,這會兒有點渴。
沒喝幾口水,林夏就聽到“啪”一聲拍桌子的聲音,她一口水差點沒嗆到自己,轉頭去看社長。
就看他一臉興奮地抬頭,看著林夏的目光帶著點猩紅,十分激動和興奮。
“林夏,你果然像湖玲所說,寫詞有著十足的天賦。你和我說說你怎么想的怎么會想出來這么符合劇本,又這么絕的詞。我看到你的詞,我才知道自己走了誤區,怪不得一直沒寫出來讓我滿意的曲子。”
林夏寫詞其實沒什么訣竅,就是憑著自己的想法和靈感,把想表達的都寫出來。
“我覺得這部電影,雖然對于男主角是悲劇,但是又何嘗不是圓滿呢他媳婦孩子不在了,夢想也破滅了。可是他收養的孩子實現了他的夢想,他也安心地去找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了,我覺得這是一種另類的圓滿。”
“而且整部電影作品,其實都帶著選擇和掙扎的味道。比如男主選擇參軍,在從軍過程中怎么掙扎著求生立功。再比如另一個轉折三年饑荒里,男主妻子選擇丈夫,以謊言欺騙讓男主多吃飯,自己和孩子餓死。男主本想一起死,卻又掙扎著活了下去,他不能讓妻子孩子白白犧牲。后來他為什么不再娶卻又領養了一個孩子,包括結局,都值得思考。”
“我就是帶著這樣一個想法,寫出來的這首詞。”
整首詞社長讀完,其實是和林夏一樣的感受。
又絕望又掙扎。想就此放棄,但又不甘心,一次次希望破滅,一次次又掙扎著站起來。
最后的結局就像林夏說的,是另一種解脫。
就像歌詞的最后一句“我將要去找你們,帶著我看似完成的夢想。”
有釋然也有遺憾更有一種殘缺美,觸動人心。
“你理解得很透徹,我為我剛剛的不相信你道歉,我還是看低了你的天賦。”
社長嘆道,看著林夏的目光,就像看到了一塊正在發光的玉石,光芒雖然不大,但卻是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