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衡哥兒年紀也小,在騎射方面也沒展現出什么驚人的天賦,比不得那些年紀更長的堂兄能耐,尤其宗室當中和他一輩兒的男孩兒,還有已經二十多歲娶妻生子的,在獵場上自是比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孩子更加游刃有余。
可衡哥兒是太孫,太子蕭攸唯一的兒子,在地位上有著天生的優越感。
想要讓這些人低頭讓著衡哥兒這個只有六七歲的孩子,他們臉上自然不會好看,況且這時候贏了這場比賽,對于衡哥兒的將來來說也并非是什么好事。
這些人在這時候迫不得已做了讓步,心里面不舒坦也不服氣,更有那些氣性兒大的,日后或許會從其他地方把今天受到的委屈變本加厲地討回來。
衡哥兒作為皇太孫,是三代當中的執牛耳者,可若是不叫他們讓著這孩子,想來他們的父輩祖輩想來也不會答應的。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叫衡哥兒上場了,只讓他在下頭觀賽即可,等到這孩子長大些后,有了能力再去賽場上正大光明地贏回來也不遲。
如此商定以后,衡哥兒就借口這兩天去書房時吹著了風,頭里有些難受,這會兒不好上場。
三皇子家的世子蕭廣,這些天里經常來找衡哥兒出門,或賞花或看畫或玩一些這個年紀的孩子喜歡的游戲。
反正對方也住在慈寧宮中,兩人年紀相當,在一處說話玩鬧也方便。
衡哥兒雖然十次里面也就去三次,但相比以前時候而言,兩人也算是混得比較熟悉了。
這會兒蕭廣也找到了衡哥兒,勸著他一起上場,衡哥兒卻不為所動,只道是自己身體還有些不適,需要再緩一段時間才能騎射,這會兒只想在這邊陪長輩們看比賽。
雖然衡哥兒只說長輩們,但皇帝卻已經將“長輩”兩個字自動帶入了自己。
皇帝聽了這話還挺高興的,覺得是這孩子的一片孝心。
說起來,這孩子他從前看著就是極好的。
只聽自己的話的孩子能不好嗎怎么看都比老三家的那個孩子要順眼的很多。
畢竟老三家的那個孩子說起來只會聽太后的話。
蕭廣在衡哥兒身邊待了一會兒,看沒有辦法也說不動他,又見其他堂兄弟都已經開始進去,便也只能自己下場去了。
不一會兒就到了飯點兒,皇帝不愿回帳子用餐,便叫人支起了架子在前頭烤肉。
等用過午飯后,大家三三兩兩結隊會自己的營帳休息,陸想容也陪著衡哥兒回去了。
畢竟這會兒她并不擔心蕭攸,如今在皇帝和宗親們的眼皮子底下,有這么多人看著,總不會叫他這個太子出事的。
作為一個位高權重的成年人,他身上有功夫,身邊有侍衛,可以很好的保護自己。
在這中類似狩獵的場合當中,體弱多病的三皇子是從來都不會出現在幕前的。
不遠處的暗影當中,三皇子和吳王站在營帳外的陰影處,低低地說著話。
吳王感嘆三皇子頗有遠見“果然太子妃還是很小心的,到了也沒有讓皇太孫上場,你當初時候猜得不錯。”
不得不說,太子和太子妃都是對事情考慮周詳的人。
一陣冷風吹過,三皇子攏著披風輕輕咳了兩聲“不去也好。”
他們起初就是做了兩套方案的,一套是若皇太孫上獵場,一套則是皇太孫不上場的。
而這會兒那套場下的方案就派上了用場。
衡哥兒初來西山有些興奮,不愿午睡,陸想容陪著兒子手談了兩局,發現衡哥兒開始搓眼睛,顯然是有些困了。
陸想容著人將床鋪給衡哥兒收拾好,讓他先躺下休息一會兒,下午還有其他活動,若是則會而不作休息,下午難免會沒什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