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氏卻堅持道“我聽承恩公夫人說了,太子也沒多少能耐,不過就是運道好了一些罷了,你打小兒也是聰慧出名的,太后如今看不上五皇子幾個,也只有你才能如得了她老人家的法眼,為什么不著力去爭一爭呢”
八皇子無奈地看了姨母一眼。
這個姨母頭腦一直不算清醒,論能耐說不上好,再加上這么一個糊涂的姨丈,難免總有些看不清這朝局。
太后這段時間總時不時給他府上送來一些賞賜,八皇子覺得很是有些不對,那日他和五哥在前街遇上了,一起喝了頓羊肉湯,也彼此通了通氣。
太后哪里是只看中他分明是找了五哥后,發現五哥沒什么響應,又想起了他這么個人。
想到這里,八皇子對著姨母義正辭嚴道“我只聽父皇和太子安排,太后對我來說不過就是需要敬重的長輩罷了,如是而已。姨母若是在外聽他們亂說什么不必總往心里去,也莫要再同我說了。”
當皇子就是這樣的不容易,一著不慎,就被打入深淵,滿盤皆輸。
當初他也是和老七說好了的,要一起低調守拙,不去摻和那些朝堂紛爭之事。
可老七終究還是受了七皇子妃的連累,沒有躲過,他卻絕不能在這最后關頭功虧一簣,毀了今后的前程。
慈寧宮中,太后接到承恩公夫人從溫氏那邊帶來的回信兒,越發的發愁起來。
跟老四年齡相近也接觸過差事的皇子,也就這幾個人了。
老五是個實打實的紈绔,不上道兒。
老六是老四的人,連皇帝都不認,只認老四這個太子,她根本就挖不動他。
老七已經被老三的事情所牽連,老八只知道在后頭和稀泥,正經事情從不往前沖。
其他幾個小的里面,也就只有十三出挑一些,卻也是空有心氣兒,但卻從沒歷練過,是能耐不足。
太后這會兒才發現,自己之前實在是有些過度樂觀了,想要在短時間內找出或者培養出一個可以跟老四對抗的人來,當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薛姑姑走了進來,給坐在那里皺眉不沾的太后遞上一封信上來。
太后接過那信問道“這是什么”
薛姑姑一臉喜色道“太后,這是端王的來信,想來不日就要進京了。”
東宮內,陸想容也從成周的口中聽說了端王進京的消息。
周嬤嬤這會兒正在低頭給太子妃沏茶,聽到成周這話問道“奴婢從前在宮中時候曾聽人說起過,這端王是皇上的幼弟,也是太后最寵愛的小兒子,可是真的”
陸想容道“是啊,上個月還聽太子殿下說起過,端王已經將膝下長子立為了世子,這會兒想給小兒子討一個爵位,所以打算近日進京一趟。”
沒想到來得這樣的快。
端王是太后最喜歡的小兒子,和皇帝差著十幾歲的年紀,皇帝從前一直都把他當孩子看。
后來端王身體一直不好,皇帝登基之后,就找了太醫給他診治。
太醫說,京城氣候太過干燥,不適合端王養病,建議去濕潤一些的地方。
自此以后,端王就一直住在金陵府住著,這么多年一直過得十分安逸,無拘無束,倒比坐上龍椅的皇帝更是逍遙了幾分。
據成周打探的小道消息稱,當年太后執意要送走端王,是因為京城風云變幻,幾個皇叔都不是好相與的,一直想要逼他們母子退位。
太后覺得雞蛋不能都放在一個籃子里,怕兩個兒子都擱在一處都著了外人的道兒,所以就編了一個端王需要在江南療養的名頭,將他安置在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