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輩子聽到成陽公主的話后,她是怎么做得來著
父親人在北梁自然不得回來,但母親還在京中。陸想容便趕忙派人請了母親回來,同她說了此事。
母親經過了一番運作,托了許多說客,曉以利弊說動了太后,最終保住了這門婚事。
陸想容也知道,惠安縣君一向喜歡蕭渙,雖然使計嫁他不成,但卻一直沒有死心。
后來兩人各自成婚后,惠安和蕭渙還傳出了一些緋聞。人們聽了傳言,不免調侃上幾句七皇子蕭渙好福氣,處處都有紅顏知己,但這些傳言對于惠安一個已婚女子來說就不怎么友好。
后來陸想容病重后,惠安更是起了想要跟丈夫和離后嫁給蕭渙的心思。
陸想容覺得惠安有些異想天開。
雖然蕭渙素來憐香惜玉,對于撲上來的紅粉佳人們也大都來之不拒,但總體來說還是個把階級尊卑和規矩刻到了骨子里的人。
所以在王妃過世后,他寧可娶一個身家清白的尋常人家姑娘,也不會再娶嫁過人的惠安做自己的妻子。
不過這樣說似乎有些扯遠了。
前世的時候,母親如何在背后運作此事的她不知道,但她知道太后固執,絕對不是一個輕易改變心意的人。
所以母親一定是托了很多人,欠了很多人情,也動用了不少財帛。
而這一些,都是為了讓自己嫁給這么一個人,一點都不值得。
重來一世,她自然不會重蹈覆轍。
因為上輩子她被指給了蕭渙而惠安落選的緣故,惠安明里暗里沒少給她使絆子,也是陸想容最為頭疼的人物之一。
而重活一輩子的陸想容突然改變了想法,覺得惠安的執著也許在某種意義上說,可以看作是一件好事。
雖然只是口頭約定,但皇上前幾年已經透露了意思,大家也基本已經默認了陸想容和蕭渙是一對,眼看就要下旨,端淑長公主和惠安縣君的這一番操作,起碼省了她費心力退婚的一番籌劃。
成陽公主看陸想容一直沒有說話,臉色也算不得好,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怕她一時想不開,便出言安慰道“父皇和皇貴妃都看好你,七哥也鐘意你,我那姑姑再去太后跟前搬弄是非也沒有用,父皇不會同意的,最終嫁給七哥的人一定是你,不會是那個野丫頭的。”
陸想容腦子轉得飛快。
如今是建成十八年,建成年間的奪嫡大戰拉開序幕,大皇子和太子開始逐漸對立。
她的父親得皇帝賞識,是朝中新貴,又背靠齊國公府,她的婚事也跟奪嫡息息相關。
因為她從小一直和蕭渙一起長大,一直對他有好感,當年也是一門心思想要嫁給他的緣故,故而一直沒有靜下心來好好分析局勢。
這門親事不光端淑長公主一家打著破壞的主意,就是太子那邊也未必愿意看到自己和蕭渙成事。
畢竟蕭渙和大皇子的母親賢妃是表姊妹,蕭渙和太子一直也算不得親近,太子會下意識地將蕭渙劃入大皇子的勢力范圍,自然更愿意讓家中沒有實權的惠安坐上七王妃的位子。
太子如今不比后來失勢的那幾年,宮中誰人都愿給他幾分面子,想來是會想辦法給惠安和蕭渙推上一把。
也是老天幫忙,讓她能夠在不出面干涉的情況下拒了這門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