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個四弟剛出生就沒了母親,父親和祖母也從未給他什么好臉色,想來隨便給他點好處,就能讓他死心塌地跟著自己。
太子以前的時候覺得蕭攸的身世單薄不討喜,怕若是拉一把成了自己人,反而累贅,所以更傾向于將六皇子收至麾下。但現在四皇子有齊國公做岳家,情況又發生了變化。
齊國公在朝中一直十分中立,不偏幫,不結派,是個做“純臣”的料子,相比于其他官員而言,更加尊敬這個太子,也是他一直想要收攏的人。
太子下午還要去議事,午膳不免也要用得早一些,王圖剛吩咐將午膳擺上桌,還不待太子坐下用餐之時,惠王家的幺兒蕭據便來求見。
惠王是皇帝的幼弟,被早先年先帝在位時眾皇子奪嫡之事有些嚇怕了,輕易不沾政事,但就這么沉寂下去似乎也有些不大甘心,所以就叫兒子出來跟著太子搞點事。
蕭據今天也是有事要找太子,才會在這個時間匆匆忙忙過來“大皇子正在爭取總理萬壽節籌備之事,殿下可曾聽說”
太子眼線遍布京城,自然也聽到了一些風聲。
他近來一直在爭取主理今年恩科的事情,皇帝也應了他,所以老大才以“太子分身乏術”為由,想讓皇帝把籌備萬壽節的事情交給自己來辦。
太子雖然也知道恩科的事情更加重要,但就是見不得老大在皇帝面前露臉,便決定加把勁兒,想辦法讓老四把這差事給接過去。
沒過幾日,宮里就傳出了消息。
太子幾次三番在皇帝面前說四皇子好,穩重牢靠,更兼如今大哥身上還有軍中的職務,三哥身子弱,是個吹一吹風就倒的病美人,作為太子,他應該承擔起這個責任,只是恩科的事情實在不小,他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為父分憂舉薦一個人,就是四弟。
畢竟其他弟弟們都還小,四弟好歹是其中年紀最大的,應該出來做事了。
緊接著,四皇子就成了此次萬壽節的主理人。
消息一出,眾位皇子和嬪妃們都不免紅了眼。
七皇子蕭渙當時正好在哲嬪宮里請安,聽到這話愣了一下。
以前的他從來沒想過要跟四哥比較,覺得兩人根本不是一個水平線,壓根兒沒得比。
憑著他的出身和寵愛,四哥無論如何趕追,這輩子都無法超越于他。
可如今對方不光擁有了他最想擁有的陸想容,還拿到了這個他連想都不敢想的差事。
哲嬪沉默半晌,對著蕭渙十分遺憾地感嘆“那陸二姑娘倒是個旺夫的。她父親是齊國公,國之重臣,陸二姑娘人生得好,既懂事又聰慧,若是當初指給了你不知有多好。”
比那個只會撒潑的惠安不知好了多少倍。
明明是她兒子的大好姻緣,就這么被端淑長公主給毀了。
哲嬪知道自己腦子不夠,所以一直對那些公主們敬而遠之,不過分親近也不過分疏離,但這次真的是要恨死端淑長公主了。
上次哲妃去慈寧宮給太后請安,端淑長公主也在,哲嬪看見對方就氣不打一處來,幾乎要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也不管太后怎么想了,直接就說身體不適告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