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說,還是中立其中做個純臣最是保險。
半個時辰后,同樣滿腹心事的八皇子送走了大皇子,也回屋思索起來。
相比于其他皇子而言,八皇子的童年一直過得有些潦草。
他的母親是罪奴出身,家中大人都在年幼時候被早早處決,在她入宮之時家中便只余了她和妹妹兩人。
當年,母親在掖庭宮一直過得小心翼翼,直到被父皇看中臨幸后,日子才發生了轉機。
宮中的嬪妃大多出自世家,他的母親幾乎可以說是父皇的宮妃當中身份最低的人。
即便如此,在宮中做貴人的那段日子,也是母親一生當中僅存的美好時光。
只可惜好景不長,在他五歲的時候,母親就因為傷病撒手人寰。
母親離開的時候,曾經拉著他的手的囑咐,他一定要好好地活下去,不能叫溫家一脈就這樣斷了,不論如何,只要他還活著,便是給家中外祖留了個后。
自打母親離開后,八皇子就暗暗發誓,自己一定要好好活著,盡量活得更好一些,不負母親的囑托,一定讓外祖家后繼有人。
八皇子雖然也羨慕太子和大皇子的風光,但對于他而言,即便再風光的事情,也不值得用自己的后半輩子來換。
這么一想,八皇子就覺得,大皇子的提議也不是特別合適自己。
幾個年紀稍長的皇子都到了出宮開府的年紀,各宮各府都難免都盯著幾人,一有點風吹草動變成了不小的新聞。
太后作為六宮的中心,自然也沒少聽說這些事情。
只是叫她沒想到的是,近來宮中竟然有不少人開始巴結起了四皇子,就連內廷司也轉了風向,在發放冬衣之時,先趕制了四皇妃和宮女們的衣服,反而把五皇子妃和六皇子妃的衣裳押后了。
不止如此,內廷司如今抱四王妃大腿抱得順手,還時常做一些小玩意兒孝敬四皇子妃,比旁的幾位皇子妃處都要更加殷勤一些。
想到蕭攸被自己壓了這么多年,如今一朝靠上太子就翻了身,太后心里有些不痛快。
雖然她也知道,論出身,論寵愛,四皇子都絕無登頂皇位的可能,但看著他一步步順利上位,想起當年他的母親及他的出生帶來的那段艱難時光,太后還是覺得心里頭老大不痛快。
正當太后心煩之際,薛姑姑來報,皇上過來慈寧宮給您請安了。
太后也知道,自己這個兒子是個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主兒,能在這個時辰過來請安,想來一定又是要求什么事的。
果然,皇帝陪著太后說了幾句閑話后,表明自己的目的和來意這幾日天氣漸冷,他這幾年不比年輕時候,實在有些畏寒,便想著去宜春園多住上一段時間,問太后要不要和自己同去。
皇帝畏寒,入了冬之后去宜春園也是慣例,大家也習慣了。
這事對于太后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太后自然說好。
但她同時也提出了一個新的問題“如今都已經快進了臘月,倒比往年去宜春園的時候更晚了一些。皇帝是想著要去宜春園里過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