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其實該說的之前都已經說過了,于是叮囑道“最先還是要保證難民安全地到達,路上不要出什么意外。”
宰弘濟繼而說道“百姓聽聞有糧食,都很配合,路上想必不會有太大的意外。不過我看這個火炕,若是人多的話,兩三日就能修建完成了。那剩下的糧食,我們要如何分配,還有什么活是能讓難民們干的”
城靜楓道“這也是我正要說的。”
在人群中掃了一眼,工部尚書和左侍郎已經摘了烏紗帽,人身處大牢中了,現在上朝來的應該是工部右侍郎。
腦海中很快就從看過的名冊中找到對應的名字烏彭越。
聽到這個有些少見的姓氏,城靜楓這才想起來,自己好像還有個在京城的小徒弟。
之前每天眼巴巴地寫信到涼州,一路上回去甚至到了京城,也不斷搜刮各種東西送去涼州。
老是聽青竹喊他小溪弟弟,還真反應過來,他的原名烏溫康,這個烏彭越,好像就是他的父親吧。
城靜楓仔細看向他的臉,果然和小溪有幾分相似,等青竹來了,可以把小徒弟也接到皇宮里來玩玩,就是不知道之前學的東西忘了多少。
金鑾殿下方,小徒弟的父親還好好的站在哪里,連眼神都沒有一個多余的,似乎一點攀關系的打算都沒有。
城靜楓回憶了一下關于工部之前處理的事情,有不少雖然沒有掛他的名頭,但是明顯就是出自他之手。
想到這些,城靜楓對烏彭越的感官更好了
于是道“工部。”
烏彭越出列行禮道“臣在。”
“原本工部在忙的事情都暫停,全力制造水泥,然后派人到涼州城去,將皇莊中的水泥也都運過來。”
烏彭越心中一喜,這就是表現的機會啊,若是能好好表現,工部尚書這個位置很可能就是他的了。
辦事他可一點也不怕,更何況這個水泥,他早就想要見見了。
在家里聽兒子總是念叨,也在傳聞中聽過不少,馬匹和馬車在上面奔跑,速度都能快很多,逐日追風,一日千里都不成問題。
“是,臣定在難民安定好之前,造出足夠的水泥。”
城靜楓點頭道“也不必太著急,到時候一邊鋪路還可以一邊造。若是遇到了困難,盡管提。”
烏彭越拱手行禮道“謝陛下。”
宰弘濟聽到這一番對話,心中明白了后面的安排。
只要工部夠快,完全可以搶在入冬之前,將水泥路連通大多數城池,也讓難民們真的能積攢下過冬的糧食。
魏定聽到這些安排,心中也很是期待。
都說兵貴神速,在顛簸的石路和泥土路上,前行速度還不到在水泥路上的一半,若是水泥路能遍布大樺,簡直是有如神助。
不僅僅是這些,他在涼州還親眼見識過,修建了水泥路之后,連通的幾個城池是怎樣快速的發展起來。
行商、貨運等等都會隨之變得便利起來。
一來一回之間,城靜楓將難民的事情全部安排好。
新帝登基,還是以改朝換代的形式,要做的事情確實不少。
不少官員都小心地上奏,起初還有擔心,城靜楓沒有接受過帝王教育,也沒有接觸過類似的事情,有些事情會不太懂。
但是隨著城靜楓幾乎是毫不猶豫地給出回應,甚至每一個回應都比他們自己想的要好很多。
朝堂上的氣氛,一時之間竟然詭異地熱烈了起來。
原本有些已經拿定主意,準備直接寫一封折子請批的人,也都開始紛紛上奏,想要得到城靜楓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