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有一雙無形的巨手,緊緊地掌控了所有事情的發展。
用陛下給的建議來執行,基本上不會像是以前一樣,按了葫蘆起來瓢,這個問題還沒有解決,就會有新的問題出現,而是大多數時候都很順暢,就算有問題,也基本被預測到了。
甚至不少人都有種隱隱的感覺,陛下給出的處理方法,可能就是最優方案,因為真的一切都在向著期待的方向走。
明明早朝的次數變少了,但是早朝上討論的事情數量,還有早朝花費的時間,好像也沒有多大的變化。
這種前所未有的頭腦輕松的感覺,讓每個人都感覺有些不敢置信,明明更忙了,但是確實是沒有之前那么累了。
看著慢慢安靜下來的金鑾殿,大家都等著那句“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卻不料沒有等到預期中的話,而是等來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消息。
什么居然要讓一個小女孩來當他們的師傅
還是教他們怎么寫奏折
他們都寫了多少年的奏折了,還能比不過一個從沒有上過朝的小姑娘嗎
這個年齡的男孩,都才正緊入學堂念了幾年書,就算天賦異稟,也還在科舉考試的,更何況是個女娃娃。
文武百官心中都在嘀咕,但是礙于自己之前的猜測或是懷疑,最后全都變成了笑話,一時間還真的沒有人敢站出來說些什么。
不少人都悄悄看向丞相的位置,之前丞相不就直接站出來說過嗎
若是要學的話,學富五車的丞相真的要向一個小女娃學寫奏折嗎
宰弘濟確實心里有點別扭,奏折這個東西,他寫了十幾年了,所有見了他寫過的奏折的人,沒有一個人不夸獎他的文采好,還鞭辟入里。
怎么就淪落到要跟一個小女孩學寫奏折呢
不過想到自己最近這段時間,比過去半年的做的事情都要多,忙得一個人恨不得分成十個人用,手下的人也感覺很不夠,幾乎是每個人都跟著他一起忙得團團轉。
一想到這些,他就不想站出來了,學就學吧,又不會掉塊肉。
城靜楓看他們的表情,就知道他們在想什么。
她也不解釋什么,要想達到一定的效果,還是要讓青竹得到他們的認可才行。
于是只是開口震懾道“等這一周過去了,以后要是有人還像是現在這樣,遞上來的是啰啰嗦嗦的奏折,我是不會看的,直接打回去重寫”
聽到這個話,眾人難免緊繃了起來。
若是折子都入不了陛下的眼,那自己這個官也算是走到頭了。
下朝之后。
百官從金鑾殿離開,相互對視的目光中,都有些不解和懷疑。
等出了宮門,相交好的官員都相互討論了起來。
“陛下這個小徒弟到底是什么來頭,還這么小,難不成也是和陛下一樣聰慧過人的那種”
“這東西陛下直接說了不就行了,我們照做就是了,怎么還讓我們和一個小女孩學。”
“我跟你們說,我可是聽說過了,這個女孩可是陛下到涼州之后才收的徒弟。”
聽到這個話之后,原本還算是耐著性子,覺得陛下是有別的用意的官員,終于都忍不住了。
紛紛開口小聲吐槽道“若是和陛下師承一脈也就罷了,在涼州城收的徒弟,滿打滿算也才學了一年,字認全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