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子監的先生率先出了一道并不難的題目,甚至可以說是完全符合烏溫康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應有的水平。
烏溫康自然是沒有任何遲疑的就回答了出來。
他皺皺眉,感覺自己被小瞧了,完全不想這樣一點點拔高難度,浪費時間。
于是出題道“一商人請甲、乙兩家廣而宣之,日廣不過三百分,廣費不逾九萬。甲乙廣之,五百兩與兩百兩合一日。甲、乙兩家,為之廣分,能為公司事來者,各為三萬、二萬。問何分甲乙之時,方能使公事至大,大益為上”
城靜楓一聽到這個題目,不由側目看了自己這個小徒弟一眼,沒想到在她面前軟和不已的小溪,在外人面前還這般有脾氣。
這個題目放到她那個時代,也是高中生才會學到的內容了,最為規矩的解題方法,要列包含三個二元一次不等式的不等式組,還要畫出所對應的平面區域,然后再用對應的直線在上面平移,找到對應的點。
她當初不過也就是在講不等式的時候,隨意的舉了一個例子,當時甚至沒有很仔細的講解,不過小溪敢在這種場合拿出來,應該是胸有成竹。
看來小溪回到京城后,的確下了不少功夫。
城靜楓坐在椅子上想著,沒有出聲,只是默默看著這一屋子人的反應。
有簡便的解法之后,大多數人會忘記簡單的解法,但是城靜楓作為智腦時培養的習慣,卻讓她不會忘記。
這種題目用最簡單的一步步算的方法確實也能算出來,但是要算的步驟確實太多了,就連在現代經過了系統的數學教育的學生,若是想不到正確解法,也很難解出來。
果然如城靜楓所料,所有人都在忍不住皺眉,想要努力地想出這個題目的正確解法,但是從緊皺的眉頭就能看出,好像遇到了一點困難。
尤其是那幾個專注講算學的先生,都已經顧不上別的,直接拿出紙筆開始算了起來。
城靜楓注意到他們手上拿的居然也是炭筆,看來炭筆的方便性確實很能征服眾人。
她只不過偶爾在一些場合用用,就已經讓炭筆滲透了這么遠。
炭筆和紙張的摩擦聲音很獨特,沙沙的,耳朵聽見就能想到那種順滑感,很是舒服。
城靜楓閉目聽著這種獨特的聲音,很享受。
但是正在結題的幾人就沒有這么享受了,這個題目看似簡單,但是他們怎么一點頭緒都找不到
有的人寫了劃掉,劃掉之后又繼續寫,算著算著發現自己又進了死胡同。
有這么多種可能性,若是從0到300每個數都試一試,然后再分別分給甲和乙兩個商戶,可能性就多了。
若是沒事的時候,一個個試驗總能試出來,但是現在這種關鍵時刻,時間顯然是不夠的,難道要他們主動承認自己一點頭緒也都沒有嗎
帶著這種微微的急切感,手下的字跡更加地繚亂了,甚至有人額頭上都冒出了小滴小滴的冷汗。
“陛下之徒果然不凡,不知這個題可是在教學計劃內的”
正埋頭哭算的眾人,聽到祭酒熟悉的嗓音,有些愕然,有些不甘,也有些慶幸。
其實祭酒卡住的這個時間點是最好的,現在停下算是給他們留下一點面子,要是花了更多的時間還解不出,那真是丟臉到家了。
烏溫康點頭道“在教學計劃里,不過是相對較后面的部分了。”
原來這個題是真的能被解出來的,不少人決定今天回去之后,就算不吃飯不睡覺,也要將這個題目解出來。
這個時候,眾人再看向兩個小孩的目光都變得平等了,不再是看小孩子的那種目光,也不再是表面微笑但是內里在挑剔的那種,而是將其當做與自己平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