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惦記了好幾天的土豆燒肉,不需要等到明年這個時候
“不需要等一年太好了,我昨天睡覺都被饞醒了。”
“八月中旬,那豈不是就是爹爹說的剛好到家的日子嗎回去就種,幾個月之后就又能收獲啦。”
手舞足蹈的小孩們,興奮和喜悅的表情都還沒有來得及完全展露,就立刻被同伴和大人們圍起來。
甚至只是同一個方向,但是其實不同城的人們,也都紛紛圍過來。
周圍四面的太陽被遮住,只留下一小片陰影將他們遮罩住。
“上面怎么說的,我們回去都能種嗎”
“快給我們講講,書上到底是怎么說的。”
這個時候,不少人都恨不得自己認識字,就能直接去將書拿過來自己看來了。
被四面八方傳來的聲音,一連串砸的有些暈的小孩,感受到爹娘出現在自己身邊,才回過神來。
其實她也沒有仔細看,一看見能八月中旬再種植的時候,就驚訝的出聲了。
于是像前幾天坐在車上念書一樣,慢慢開始念了起來。
只念自己認識的字,若是不會的就先跳過。
原本對這些缺字漏字都選擇性自己理解的大人們,現在耐心就沒有那么好了,總感覺缺的那些字可能就是關鍵。
但是環顧一周,竟也沒有別的選擇,只好耐著性子聽了下去。
“秋季土豆喜涼,不耐高溫,溫度在15到21度的時候,是最合適它生長的,八月下旬開始種植,若是到十月溫度太低的話,可能不利于土豆出苗”
當后面開始講到馬鈴薯該怎么種植的時候,大家已經沒有心情聽了。
紛紛開始議論起來。
現在全國各地都有了溫度計等一系列測量工具,在專門種植第一批土豆這樣重要的地方,自然也是不會少的。
這半年里,雖然自己看不見溫度計,但是每天都會聽管事報天氣。
雖然不太準確,但是大致的溫度心里還是有感覺的。
“我老家昶州冷得不早,我感覺八九月差不多就在這個溫度之間。”
“我們垣州就在你們旁邊,那應該差不多也能行。”
“幸好有了三輪車,要是推著小推車走土路的話,肯定是沒有辦法八月中旬回去了。”
感覺自己家鄉溫度適宜的人,都紛紛眉開眼笑,如沐春風。
但是有些確定不了,感覺自己家鄉有些危險的人,都有點著急了。
還有負責管理他們那一塊的人,從來沒有給宣布過溫度,只是給出每日要做的活的那部分人,也都紛紛心急的求助。
“這個15度到21度,到底是啥樣的感覺,能給我們講講嗎”
“土地的溫度在5度到8度,土豆就能萌發生長,我們那里雖然冷,但是也好像可以種,就是沒人給個準話,要是浪費了這些良種,那肯定要后悔死。”
看著有些叔叔嬸嬸臉上焦急的神色,捧著書的小孩說道“沒關系的,書上說了,種了土豆的田最好不要連著種植,其實秋天種了也就是提前一些,一年下來大家應該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