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的事情看似簡單,其實有很多細微的地方需要注意。
不說別的運營上的事情,這一層層下去,人員方面的安排,她還是信任宰弘濟能夠完成的。
要不然也不會單獨找他來做這件事。
不過報紙想要吸引人,賣得動,還是要找到對應的受眾。
比如專門針對一個年齡層,一個群體的特定內容,會更有吸引力。
不過這對于現在這個完全沒有競爭對手的時候,也沒有必要細分那么多,她是打算每期登報的內容多元化,包含面向不同的受眾對應層次的內容。
城靜楓叮囑道“雖然這看起來是個文人干的活,能讓自己寫的東西被全天下看見,但是絕不能按照文人的思路來做,一定要安排不同的人來選稿,也要靈活每期稿件的來源。”
宰弘濟若有所思“分成幾個大的板塊的話,針對百姓的板塊,相對來說肯定不能那么高深,甚至要通俗直白,內容也要時刻緊跟百姓的關注點,我會注意的。”
城靜楓建議道“可以選取自投稿件的方式,民間趣事,百姓自投稿件,肯定比脫離的人強行去寫更貼近生活。”
城靜楓想到高考和各種考公機構賺的錢,于是又補充道“可以請歷年出科舉考卷的考官,講一講對于文章的理解,他們都是大儒,講一些知識,也足夠普通考生受用了。”
宰弘濟眼中劃過一絲驚喜,這樣的話,科舉考生定會爭相購買。
“此乃良策。”
兩人在勤政殿商量了很久,城靜楓提出各種建設性的意見,宰弘濟主要是考慮到各種執行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一個人有想法,一個人有足夠的能力和手段。
兩相結合之下,古代版的報紙發行計劃,很快就被制訂了出來。
從幾個大題材的確定,到每期內容的選取,再到每一塊如何更好的吸引人持續的去買,最后到報紙形成過程中的印刷,發行等等一系列問題。
詳細到每一個細節,看起來可執行性就很強,不會有別的問題。
宰弘濟帶著滿腦子的計劃,還有各種需要注意的點離開了皇宮。
一路上都在想,每一個板塊應該請誰來坐鎮,到時候執行起來的可能會遇到什么麻煩。
因為腦海中想著事情,所以面色很嚴肅。
不少官員聽說了這個事情,都開始想他是為了什么這樣嚴肅。
當被找上的時候,差點被嚇了一跳,還以為自己攤上什么事情了,結果仔細一聽,一股喜悅就涌上心頭。
人員,印刷,選材,定版各項事情都開始準備起來,慢慢步入正軌。
百姓們對這個事情一無所知,他們正積極的準備秋收。
京城附近的王家村。
在春天滿懷期待領取了試驗田中改良過的水稻良種,經過了一個春秋的辛苦種植,終于迎來了收獲。
王村長站在村子中央,旁邊站了好幾個身穿官服的人。
一個巨大的石秤,擺在他們的面前。
原本要是官差在的話,大家可能有些緊張,甚至是害怕。
但是現在卻不一樣了,自從陛下上位之后,那些不好的官差好像慢慢消失,要么就是自己改邪歸正了,要么就是被處罰了。
現在的官差啊,可不會像以前一樣,不給孝敬就隨便欺負人嘍。
要是受了欺負,還能去官府告狀,前段時間好像就聽說有人告贏了。
百姓們不像曾經那樣懼怕官差,反而是目光灼灼的看著他們面前的那一桿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