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海聽到自家將軍把自己的問題問出口,心里也是滿滿的期待。
雖然將軍年歲并不是很大,但是從十八歲擔下這份責任開始,一旦有戰事,事必躬親,與將士同睡同食,在戰場也上身先士卒,披荊斬棘。
才六七年的時間,就成為威震一方的名將,連帶著他們,都有不小的長進。
他記得清清楚楚,之前將軍讓他們每個人都要鉆研的兵書中,就講過天氣的問題。
那還是將軍才治軍不到兩年的光景,還沒有現在這么游刃有余,白天處理軍務,率陣訓練,勞累了一天,晚上還熬夜翻看兵書,通宵達旦都是常事。
旁人都說將軍是家傳的將才,只有他知道,將軍在背后付出了多少,才沒有讓世人輕賤魏家的威名。
也是那段時間,他跟著將軍學了不少。
這打仗關鍵就是天時、地利、人和。
在那之前他還是迷糊的,那段時間過后,他好像有些能領會到了。
他們每日操練,就是為了搶占人和的先機,將軍要求手下所有的副將、參將、千戶都要熟記邊關所有的地形,甚至費了許多人力物力,制成了一幅地形圖,這是為了地利。
但是天時確實最難的。
盡管他們已經盡力去預測推算,還找了不少有幾十年耕作經驗的老農,但是也僅僅只能在天氣明顯的時候看準,或者根據往年經驗,預測一個大概范圍。
時不時就有突然情況發生,感覺就像是老天爺在開玩笑一般。
他自參軍以來,損失最為慘重的一場戰役,就是因為戰時遇見雨天,弓弦的張力大大下降,射出弓箭的威力也大幅度減弱,完全造成不了傷害。
就在前兩年,還因為突然起霧,導致根本沒辦法指揮作戰,只能在優勢占盡的時候,眼看著敵人盡數逃脫。
還沒等石海再回憶起更多的內容,一道聲音拉回了他的注意力。
“我昨夜夜觀星象,發現皎月離開黃道,移向西方,月移向西入畢宿,是少陰的位象,所謂月離于畢,俾滂沱矣,”
城靜楓腦海中回憶著數據庫中的漢書天文志,將其中一些相關部分,挑著翻譯了一下。
她的聲音很平穩,可能因為不是帶有情感的表達,而是簡單的對照提取翻譯,在說起這些的時候,帶著一點淡淡的疏離感,但是越是這樣,越是讓人感覺可靠。
城靜楓按照這古文中的邏輯,將夜觀星象,預測雨水的方式說了一遍。
與此同時,像是以往雙線程工作一般,她還同時對比了自己使用的演算方法。
她自然不可能和古人說,自己使用的是由熱力學、水汽方程、狀態方程和多個大氣動力方程形成的連續方程組,并且在腦內進行了高精度的運算,才推出的結論。
夜觀星象這種來自中國古代的方法,應該更能讓人接受吧。
在將兩種方法對比的時候,她發現古人的方法雖然簡單,但是確實蘊含著氣象學規律,并不是無的放矢,只是精度遠沒有22世紀的推演算法高而已。
慢慢的將這文章中關于雨水的部分講完,城靜楓感覺這群人表情確實如她預期的一樣,但是又比她預期程度更深一些。
難道這個朝代沒有夜觀星象這種說法沒有也沒關系,總之天氣總歸是看天的,能有個基本接受度就行。
聽完了城靜楓說的這一番話后。
石海
一眾人
為什么每個字都聽得懂,但是這些字組合在一起之后,就讓人感覺云里霧里,似乎比那些讀書人的之乎者也還要難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