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至皇宮貴族,下至販夫走卒。
沒有人沒有聽說過城靜楓的名字,奇巧閣往外賣的東西也口口相傳。
甚至有神通廣大的人,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也通過各種手段,弄到了奇巧閣對外出售的貨物。
當犁、播種機、水車等等東西,實物真正出現在眾人眼前的時候,所有人都無不為之驚嘆。
朝堂上,工部尚書等一眾人,都紛紛上書,想要將其調入京城,到自己手下為官。
工部看中其研制的連弩戰車,水泥路等,戶部也看中她研制的農具,能讓畝產翻倍的本領,兵部中和魏定不和的人,也趁著這個機會來湊熱鬧。
一時間,城靜楓倒是成了熾手可熱的人物。
在民間,之前傳揚連弩戰車的時候,就已經嘗過一次甜頭的說書先生,這次突然聽到這么多消息,自然是不會放過。
四面收集消息,將朝廷百官的爭搶、讀書人的贊美,畝產翻倍的過程等等,都編到了故事中。
每每一開堂,下面就坐滿了人,一點也愁沒人聽。
聽得人越多,說書先生講得就越起勁,一回回故事中,不斷的深入挖掘城靜楓身上的事。
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說書先生,講出來的感覺也很不一樣。
大家都感覺自己百聽不膩。
尤其是關于增產的那一段,百姓們尤其喜歡,每每聽完,還會自發的腦補細節,討論到底是哪一步讓畝產翻倍的。
不過誰也不能說自己猜的都是對的,畢竟城靜楓在這幾個月之間,做的事情可一點也不少。
除了關心畝產翻倍細節的農戶之外,還有很多人期待朝廷這的能將人請來。
“希望真的能將城軍師請來,要不明年可就難過了。”
“就是,南方本來就是產糧重地,這次大旱,若是其余地方畝產不能翻倍,不知道明年糧價會有多高。”
“現在糧食價格就已經很高了,攢了這么多年的錢,這段時間就花了不少。”
“若是明年價格還這么高,家里怕是真的拿不出錢來買糧食了。”
這樣的擔憂,即使是在最繁華的京城也不能避免。
反而越是繁華的地方的底層百姓,心中的擔憂就越是多。
只能心中祈禱,朝廷真的能將涼州軍軍師請來戶部任職。
消息通過無數的難民,從涼州往外傳遍各地。
在消息傳遞的過程中,傳遞這些消息的難民,都慢慢向涼州移動。
尤其是散落在外面,被一個個城池拒之門外,到最后連施粥都沒有,日子過的艱難的難民,聽到還有這樣一個世外桃源的時候,都忍不住心生向往。
想到以前聽說過的去涼州城落戶可以直接分田地的消息,心里更是忍不住升起一絲期盼。
涼州城秋收之后,短短七八天的時間,城外的難民數量,如噴井一般的增長。
隨著外面的野菜等資源越來越少,逃荒時攜帶的物資也慢慢耗盡。
即使知道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但是還是起了歪心思。
敢攻城的人幾乎沒有,但是小偷小摸,騷擾村莊的人一點也不少。
許多去幫忙防守,卻因為“下不去手”的百戶千戶被退回來。
魏定也不生氣,而是繼續選新的百戶千戶前去輔助幫忙。
在局面稍稍得到控制之后,已經有不少百戶千戶都出過營,去和難民們近距離接觸過了。
康向榮就是一個家鄉在丞州的百戶。
在饑荒來臨之前,幾乎每一年,都能收到幾次家里的來信,有的時候還會有風干的丞州特產。
每每收到信的時候,就是收獲大伙艷羨目光的時候。
在軍營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沒有和家里聯系過了,但是他父母還一直堅持花費錢糧托人送信。
得知丞州發生饑荒之后,他每天都很心慌,生怕自己的父母出事情。
心中期盼著,父母若是逃難到涼州來了,他一定想辦法將人弄進城來。
被派去外面的時候,心里還是無比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