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阿白嚴肅勸阻說那座城市恐怕極為危險,而且地圖上的文字他聞所未聞還需要破譯,阿鋒也執意要去。我們分頭收拾行李,召集同伴和資深探險家們,約定在七月中旬出發。臨行前阿白找到我,他神情疲倦卻興奮,說終于破譯出了地圖上最關鍵的文字。”
“‘黑暗群星隱沒之地,不存于世間的城市,沉睡的永恒宅邸’,是地圖上對那座城市的標注。至于‘’代表的是什么,阿白說他還沒有破譯出來。他說話時眼眸深處有一絲恐懼,但當時的我沒注意到。阿白的話讓我的胃翻涌痙攣起來,忍不住想要嘔吐。是午飯吃的不新鮮,還是我太興奮了?”
嘔——
有聽眾忍不住開始劇烈嘔吐,想把內臟都嘔出來似的,緊接著嘔吐聲接二連三響了起來,嘔吐物的酸腐臭味彌漫開來,那種迷茫未知中的恐懼感,詭異感,讓所有人脊背上滿是冷汗。但喻向陽卻不受影響,繼續講道:
“七月十五日是個星期六,我們一行十二個人準時抵達機場,同行的還有阿衛,阿橙,史密斯,劉哥,阿龍等熟人,大家寒暄過后就坐飛機到達了距離地圖上城市最近國家的港口,我們的行李和裝備早就托運到了這里。”
“按照阿白破譯,從這里到地圖上的位置約有五千一百海里(九千五百公里),周圍都是茫茫大海,周圍有些小型火山島。我們一行人決定先去航行去波納佩島歇腳,再去海上搜尋失落城市的蹤跡。”
“起初航行的幾日都還算順利,雖然我們遭遇了颶風、暴風雨、巨型海怪、海底火山爆發和一些幽靈艦隊,但大家都是經驗豐富的冒險家,阿鋒更是一位出色的領隊,這些并沒能難倒我們。”
啊?遭遇了什么??
聽到這旅客們人都麻了,但接下來喻向陽說的話更讓人頭皮發麻。
“到第五天的時候,我們已經抵達了南太平洋,這邊剛經歷過海底火山爆發,風浪很大,我有點暈船,一直在船艙里休息。直到做早飯的時候,負責做飯的阿橙愁眉苦臉,說食物吃光了。阿鋒不相信,我也納悶,準備的食物夠吃到返航的,怎么可能現在就沒了?”
“‘不知道啊,我只看到這個’阿橙說:‘你瞧,只有這些殼了’。”
防止失聯,請記住本站備用域名:
“我看著她拿出了一捧螺殼,圓錐形的,不像是海螺,倒有點像海蝸牛。”
“十八世紀七十年代,意大利動物學家拉扎羅為海蝸牛命名。”
冰島直播間內,特邀嘉賓百曉生解釋道:“它是一種生命力極其頑強的動物,如果周圍環境達不到它們生存條件,海蝸牛會進入假死狀態,這種假死狀態甚至能維持一百年。科學家曾將它們置于零下二百七十一度的低溫下、一百五十度的高溫中、高強度輻射和高壓環境下,甚至壓力升到海底最深處——馬里亞納海溝水壓的六倍,海蝸牛都能頑強活下來”
‘阿白’現場解釋,再加上喻向陽的描述,簡直讓觀眾們產生錯亂的參與感,就好像故事和現實融合在一起,他們正在親臨現場。而喻向陽的講述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