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嘖嘖嘖。”
衛洵嘆道“俗話說得好,清明不戴柳,死后變黃狗啊。”
白小天就是百曉生這件事,衛洵從郁和慧那里得知。因此百曉生的每一句話,衛洵都會放在心中琢磨。
百曉生說起柳樹,說起鬼怖木,顯然不是無的放矢的。他又接著用人骨人肉這話,引得錢姐提起了芷家大院里面養著狗。
這就讓衛洵瞬間想到了這句俗語。
這句話說得是鬼都怕柳,子孫后代如果清明祭掃時不帶柳枝,亡者在陰間就會受到小鬼的磋磨,不再為人,而是披上狗皮變成黃狗。
而黃狗,則是正好和衛洵一直思考的,第四景點傾向物究竟是什么有關。
“你早就想到了”
追夢人問道,他心中實在是訝異不已,說實話,就連他腦子都沒有衛洵轉的這么快。
“不。”
衛洵卻搖了搖頭“一開始我想的是杠。”
皇家出殯要一百二十八杠,王出殯是八十杠,明七帝用王的規格下葬玉泉山,這是折辱。衛洵想著傾向物會不會與杠相關。
但隨后他發現自己走入了誤區中。
找甜水和玉泉山明七帝,甚至是芷婆婆出殯背后究竟是誰這種事,都是在他們原本不會涉及到的暗處的。
這是背后的博弈。
而正常來講,各個景點,傾向物之類,都是明面上的東西。比如紙扎,比如皮影演出。
那么不去想玉泉山,也不去想明七帝,光看第四景點天壽山,明十三陵相關的傾向物,會是什么
已經逝去的他們,最在意的是什么
“傳說中清太祖努爾哈赤,有四名救命恩人。”
衛洵解釋道“明遼總兵李成梁的小妾,一匹大青馬,一條大黃狗,還有烏鴉。”
相傳李成梁原本對努爾哈赤起了殺心,因為小妾通風報信努爾哈赤才有機會提前逃走。大青馬帶努爾哈赤跳過了懸崖,烏鴉們用身體擋住努爾哈赤,不讓他被追兵發現。大黃狗在追兵放火燒山時,用身體皮毛沾水涂在昏迷的努爾哈赤身上,不讓他被燒死。
缺少任意一個,努爾哈赤恐怕都會死。
當然,這并非正史記載的史實,更有傳奇神話的色彩。但誰也不知道野史究竟是真還是假。
“所以說,魔鬼商人確實挺有用。”
有黃狗,也有烏鴉,衛洵差不多能確認自己的猜測。烏鴉藏著的半塊牌子上是個殘缺的李字,更是直指李成梁,代表的就是這段清太祖的野史。
衛洵俯下身,從狗皮中撿到另半塊牌子,將它們合到一起。圓形的牌子正中,李字消失。裂痕的一左一右,分別是個日字與月字。
日月合起來就是明。
衛洵感受到了令牌中反反復復,傳來的聲音,這是亡明的怨念。
如果黃狗和烏鴉早就死了,努爾哈赤是不是就會死在追殺中
如果沒有清太祖努爾哈赤,明朝有沒有可能不會滅亡不會有后來的揚州十日,嘉定三屠
這塊令牌合起來后,沒有怪物出現,衛洵的san值也并沒有降低。但他側耳傾聽,令牌中似乎有無數聲音,男男女女,老老幼幼,哭著嘶啞著叫喊。
明明
明朝亡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