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
“別扯了,我剛跟張一明、賀陽他們開完會,有好消息他們就跟我說了。”
“是國外的”
孫莞然掐著小腰,皺起鼻子。
周不器控制著呼吸慢跑,很隨意地說“國外怎么了”
孫莞然快速的道“你不是要買一批電影相關的網站嘛,已經有兩家談下來了。就是有點貴,好像報價將近5000萬美元呢。”
“啥網站啊,這么貴”
“一個是爛番茄,一個是fiter。”
“哦,那不奇怪。”
電影行業也就是比足球行業強一點,整套模式也很傳統。就比如爛番茄和fiter,一個是電影評論網站,一個是電影社交網站,竟然都盈利了
這兩個網站加起來,就是加強版的豆瓣,可豆瓣的盈利還遙遙無期呢。
也因為盈利,能賣上好價格。
孫莞然接下來又做了闡述。
04年ign娛樂收購爛番茄的時候,花了1000萬美元。05年新聞集團花了65億美元收購了ign娛樂。現在,新聞集團業務虧損,想要賣掉一些經營不善、業績不佳的互聯網業務,爛番茄就是最差的那個。
售價1400萬美元。
另外的fiter網站也是電影評論的功能,因為承接了線上售票業務,可以從中抽傭,所以業績很漂亮。
去年,好萊塢大亨巴里迪勒的iac集團想要收購fiter,對方的報價是1億美元
本來都談妥了要簽約了。
可簽字之前,巴里迪勒覺得這個價格太貴了,太不劃算了,覺得不應該超過5000萬美元,想臨場壓價。好萊塢最擅長的就是這個,通過這一招來欺負新人演員或者外國演員。fiter的團隊覺得受辱,就終止了談判。
沒想到,這才過了一年,連5000萬美元都賣不上了。
紫微星這邊許諾的是500萬美元的現金,外加價值3000萬美元的股票。
孫莞然興致勃勃地說“現在全球最大的電影資料庫是idb,如果爛番茄和fiter整合了,就可以擁有超過25萬部電影的資料,18億條用戶的評論,30萬篇專業影評,以及超過20000支的預告片和視頻內容,就可以挑戰idb的業內第一的位置了。”
“你怎么知道得這么清楚”
“資料傳過來了呀,我看了。還說兩家網站整合成功后,預期每月會有超過3000萬的用戶。要是咱們的yikyak推廣開了,就更多了。”
“別這么興奮。”
“為什么這多好呀你不是說要通過互聯網建立電影生態嘛”
“算了,不跑步了,咱們去洗澡,換一種運動方式。”周不器關掉了跑步機,拉著她去浴室。
孫莞然給了他一個大白眼,俏臉上有幾分矜持,小聲道“美國那邊還等著呢,這交易到底批不批呀”
“這么大一筆錢,哪能說批就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