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是的。”名字不敢肯定,但是祝融神裔這種事情應該不會錯了。
“昆吾大夫讓你來這里做什么”這里是營丘,和昆吾大夫隔著十萬八千里。昆吾大夫說白了就是為了監視楚國的,而這邊則是面對東夷。
“這個,請恕我不能外泄。”張成委婉的拒絕了對方的好奇心。“你知道營丘的情況嗎”
“抱歉,是我唐突了。”姜考說道。“至于營丘,我聽說營丘最近不太穩定。”
“你是說,”張成想起剛才那個老人的情報。“東夷再次叛亂嗎”
其實以張成目前了解的這個世界的情況,稱東夷為“叛亂”說起來很勉強。因為東夷的諸多種族從來就不在人類的體系內。當初的夏室或許能行,因為由諸神作證,雙方簽訂了“九夷之師”的契約。如果東夷起兵攻擊夏室,那夏室可以視為“叛亂”或者“造反”。但是今天的周室其實和東夷半毛錢的關系都沒有。相反之前因為周室幾次東征東夷,所以東夷對周室的敵意很高。簡直可以說動不動就會開戰,大打三六九,小打天天有。可惜因為內部不團結,彼此經常互相扯后腿,所以東夷和人類的戰爭算是敗多勝少。
按照小熊的說法,人類整個種族整體在上升中,而東夷則是在退步中。幾百年前,東夷曾經比人類強上好幾個檔次,現在就只能說旗鼓相當。
所以人類稱東夷發動戰爭為“叛亂”,其實就是一種心理上的自我安慰,自己抬高自己罷了。至少周室這個資格太勉強了。當然你一定摳字眼倒也不能說錯,因為畢竟周室也“分封”了東夷的一堆國家。不過這個分封是基于實力基礎的承認,而不是普通諸侯的那種“賜地”,所以其實沒什么用。人家也不會因此感激你。
“據說如此。”姜考畢竟是人類,所以對于“叛亂”這個用詞很自然的就接受了。“我聽聞東夷在邊境調兵遣將若是往常,諸侯早就增兵營丘備戰了,但是現在”
人類這邊諸侯聯軍的主要力量都在對付犬戎,而且雙方呈僵持狀態。不用問也明白,暫時是沒多少力量拿來增援營丘的。
“犬戎之亂未平啊。”張成應和了一聲。不過其實他并不擔心什么。一方面是因為他知道以地球歷史參考,其實東夷根本就是外強中干了,很快就會在名“春秋戰國”的大時代中被吞并殆盡。另外一方面他知道東夷中的高手強者都被拉去打神戰了,現在哪怕打起來,來的應該也是流勢力。游戲里,東夷的攻勢就被打退了。
“其實營丘還好啦。”姜考說道。“說起來,東夷攻陷營丘也不是一次兩次了話說其實一開始,營丘就是從東夷手中奪過來的。”
“哦營丘被攻陷不是一次兩次了”張成倒是有些驚訝了。“我聽說營丘是邊境要地。”
不管是昆吾大夫還是黃公,都特別強調了營丘的重要性。說白了這里就是對抗東夷入侵的邊境重鎮實際上營丘本身就是從東夷手里奪過來的。守住營丘,那么東夷就無法入侵諸夏腹地,反之東夷就有了戰爭主動權。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想什么時候打就可以什么時候打。不用問也知道這種邊境要塞肯定是為戰爭而建造,以這種蠻荒時代的攻城技術很難攻陷才對。很難想象這樣一座重鎮會多次淪陷。
“是啊,所以說東夷之患并不是營丘,”姜考搖頭晃腦的說道。“營丘的得失其實沒什么關系。對我們諸夏不算什么,對東夷也不算什么。東夷真正的要害是內亂。諸夏真正的依仗也是東夷的內亂。”
“啊,我倒是第一次聽說。”張成說道。
“你知道,大概十年前,淮夷陷營丘,”姜考說道。“大掠齊、魯、紀、衛,連破九城攻勢銳不可當。當時,周室經歷了千畝之戰,喪南國之師,已經無力救援。很多人都以為東方諸侯恐怕撐不過去了。結果九夷內戰爆發,淮夷不得不回師連營丘都只能放棄。雖然說損失不小,但是最終的結果還是支持下來,并未受到根本性的損傷。”
原來還有這么一回事嗎張成想了想,不過地球歷史上并沒有記載這場戰爭。對于這件事情,張成可謂一無所知。這種事情小熊也肯定不會關心。
“既然如此,那這次也沒什么好怕的了”張成問道。
“是沒什么好怕的。”姜考回答。“東夷最多也就是得勢一時罷了。”
原來如此,張成這下子對于之前的事情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九夷之師的卷宗原來這么重要,憑借此寶就能再統一九夷而九夷的統一就意味著人類的東方諸侯敗亡。東夷能夠在內戰的情況下還一而再,再而三的攻陷營丘,這意味著如果他們統一起來,攻陷營丘根本不費吹灰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