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之前來營丘的東夷商人所言,從營丘出發到歸城需要十余天。如果是道路不熟,速度不快的隊伍,二十多天都可能。但是事實上坐船的話遠沒有那么慢。早上時候,船只就能遠遠地看見歸城了。這種內河平底船只其實只要不出遠海,在近海走走也還沒什么問題。
歸城這個位置的城市本來叫做麥丘邑,是人類的城市。曾經屬于東夷說不清楚到底是九夷之中的哪一支,但是在古老的周公東征年代就被人類打了下來。它和營丘不同,只算是一個前哨陣地。可惜周公雖然大敗東夷,奪取了大片土地,但是名列九夷的萊夷實際上和戰爭沒有任何關系,當然也就沒有任何損失,更不會覺得人類勢大不可力敵什么的。麥丘邑地方雖然好,但是架不住離海太近了,反復遭到萊夷的襲擊,最終不得不舍棄。
如今看來,這座城市正是位于大溪的出海口。通過萊直一群人的描述,張成已經知道為什么萊夷能夠生活在一個陸地城市因為他們挖通了一系列人工河流和渠道,將整個歸城變成了一處字面意義上的水上城市。
這對于地球人很容易理解,因為地球上就有這么一個水上城市威尼斯。張成雖然沒去過,但也是見過諸多圖片和視頻的。歸城就是按照這種思路建造成的,這種格局就能夠一方面供萊夷生活,另外一方面也能接納其他陸地種族。
不過張成事先已經從老劉那里了解到萊夷其實對陸地根本沒有什么需要。他們甚至獨自在海里都能生活的很好。人類建城是因為自身所需,城市可以保護居民免受外敵的傷害。而萊夷壓根就沒有可以被稱為“外敵”的敵人。真有什么事,海水也比城墻更加可靠。所以這事情的關鍵不在于他們為何能造起一座城,而在于他們為何需要建一座城。難道真的是感受到時代進步的步伐無法阻擋,所以順水推舟的脫離野蠻時代進入文明
可惜的是,萊直一群人雖然能告訴兩位游客這歸城的大致情況,卻也說不清楚為什么一群萊夷會腦子發熱了想要建造一座城。唯一能的消息只有一個這背后應該有東海君的推動。
東海君雖然這名字讓人立刻想起“東海海神”,但是實際上他并非海神,只是一個大靈。目前掌握著“東海”這個神職的海神的叫做禺虢。這位神祇也從來沒有自稱為“東海君”,而一般被稱為東海海神,或者簡稱東海神。
這個世界也劃分四海。張成現在已經知道最初的海神只有一位,是昊天的長子,就連名字都失落的海神。但是這位海神太強大了。在祂被神孽和虛空生物所殺之后,就算是昊天也不能再次生下第二位同樣權柄和力量的孩子。現在最初海神的權柄已經支離破碎,被諸多神祇各自占有一部分。比方說海域,眼下就劃分為東南西北四位海神。有些讓人驚訝的是,目前掌握著“南海”這個神職的不是別人,正是張成已經十分熟悉的火神祝融。
當然眼下這和張成沒什么關系。他的目標很簡單,先來歸城看看,做點買賣,打聽一下一下關于大巫的消息。然后順路拜訪一下東海君。按照小熊的說法,黃熊和東海君是舊相識。兩位都是古老卻始終沒能封神的大靈。如果能說服東海君幫忙參與神戰,那么小熊就達成了約定,得到太陰星君的幫助。如此一來就完成奪取神格所有的準備工作。
至于怎么說服東海君哪怕張成也明白這并不容易,小熊似乎有點底氣,至少言語之中顯然多多少少有那么幾分把握的。
在來之前,不管是張成還是姜考其實對歸城的情況是茫然無知的雖然從東夷商人那里聽說了一些,但不可全信。他們知道的情況就是萊夷在這里建了一座城,允許異族來這里交易買賣居住。目前歸城這里有大量東夷特產出售。至于這座城的其他情況,兩個人就都是懵懵懂懂,所知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