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方面除了李辰以前學過,孫云大家都只是接觸。根本談不上棋力,其他同學之間還不了解。因為王先下節課不上圍棋去學繪畫,這事只能李辰和孫云張羅,于是李辰對大家說“同學們,誰圍棋比較有基礎,快來報下名,我們一起選一下。”
同學們便有自告奮勇的,經過甄選,最后推選出李辰,鄭冰、楊瓊,還有王欽的妹妹王紅,王紅是隨楊蓉和楊瓊姐弟倆,加入了吳國。他們四個同學,都有和九品以上棋手交戰的經歷,戰力基本接近九品。雖然人員定了,不過陣容顯得異樣點,幾乎一半是女生代表沖鋒陷陣,這也難怪他們吳國女生相對比別的隊多些,因此他們剛才甚至自豪的說江南多美女。
與此同時,蜀國的人選也定下來,除了王欽和王林外,還有盧昌浩,以及另一個京城子弟中書監袁翻孫子袁峪。
魏國人選有賀拔緯、李真、李彰、以及武衛將軍費穆幼子費荊。
名單報上來,魏收看完,讓董助教把所有參賽名單公布了一遍,然后魏收博士說“現在大家,都知道各隊的參賽名單了,下課的時間各國要排除出戰方向以及出戰次序。”
課間到,呼啦啦一些上書法課程的同學們,都拿著書包和帶來的筆墨紙硯等出門,留下的同學開始討論各國圍棋大戰的出場順序。
要想出奇制勝,必須知己知彼,大家便先預測別的隊的情況。王紅介紹說,她和哥哥戰斗,最多有個三成勝率,楊瓊和王欽對弈接近四成勝率。盧靜也對李彰和盧昌浩進行了介紹,鄭冰對另幾個人分析了一下。整體來看,王欽、賀拔緯和王林,應該是九品上的戰力,屬于第一行列。楊瓊、王紅、李真、費荊,九品中屬于第二行列。李彰、袁峪、鄭冰、盧昌浩、李辰等人九品下屬于第三行列。總體上說,蜀國的戰力,魏國的戰力,吳國6。
很明顯吳國的戰力最弱,大家分析。他們最僥幸的情況得9分,最壞4分。而正常情況下,他們能拿6分,蜀國得9分,魏國得9分,這是平均戰力的總體分布情況。當然比賽總會意外,包括選派的田忌戰術,以及人選的臨場發揮等。
幾個棋手,分析來分析去,各種可能都不確定。最后,蕭月說“這個事,還是大云說說吧,大云,你看看,別的隊是怎么想的”
孫云說“我覺得,你們分析的都對,估計他們兩國也差不多了解十二個棋手的實力。誰都想布局的好一點,通過差異優勢多得分。現在魏國有一個一等、二個二等和一個三等,我們是二個二等和二個三等,蜀國是二個一等和二個三等。我覺得要從魏國著手分析,魏國最大的可能是把兩個一、二等對我們,一個二等和一個三等對蜀國。這樣他們覺得在我們身上可以拿4分或6分。同時,因為他們至少有一個二等對付蜀國,我認為蜀國最大的幾率為派二個一等對待魏國,以便穩拿6分,而對我們用二個三等,希望能拿4分就行。因此我們應該派二個二等對蜀國,二個三等對魏國。就是說,魏國打我們,我們打蜀國,蜀國打魏國,三國循環,這樣我們有可能拿至少分。當然這是魏蜀兩國布局的最大可能,我們這么應對也是最好的結果,剩下就是臨場發揮了。此外,出場排名上,我覺得稍微注意一下的是,狀態不好或戰力不好的排第一位,好點的排第二位,這個布陣更好些,更能保證我們拿到15分,最差也1分。”
大家再研究了研究,覺得這種排列應該機會更大些,于是寫定了出場名單,對蜀派楊瓊和王紅,對魏鄭派冰、李辰。不一會上課鈴聲響起,各隊都交了名單。魏博士當場宣布結果,對局形式為王欽費荊,王林李彰,賀拔緯鄭冰,李真李辰,楊瓊盧昌浩,王紅袁峪。
大家一看,這個結果和孫云的預計非常吻合,吳國同學們不禁對孫云現出驚異的表情。
連新來的元美儀都說“孫云,我聽說了,你是李辰哥哥的師兄呀。怪不得奶奶給我講你們師兄弟的傳奇故事呢,原來真有一個這么聰明的師兄呢。下次我有問題,一定也找你問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