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圣口誦佛號,被帶到東側東南角最亮的屋子,然后閃身進去消失不見。
趙司官繼續念道“般若寺道品,陽壽63,滿,猝亡。苦念涅槃經,超出常、樂、我、凈,證得無上佛性,成大慈悲智慧,來世可入天道繼續修行。”
閻王點點頭“著般若寺道品,入光明之門,進天人道。”青衣小吏同樣請他進入天人道。
司官繼續念“融覺寺曇謨最,陽壽58,滿,猝亡。善於禪學,著大乘義章講涅槃、華嚴,僧徒千人,未有誦經。”
閻王道“講經的人心里要分彼此,彼是聽講的人,此是講經的人。用我的驕氣傲慢欺人,這是和尚第一粗俗的行為。所以今天不問講經,你來試試坐禪誦經,看看你是否心中有佛。”
曇謨最悵然若失道“閻王容稟,我自從出家以來,心性空明,對佛經理解尤深,常常領弟子便念經邊講經,但是自己坐禪背誦確實很少,此刻更是心中空虛,無法誦出。”
閻王道“既然不會誦經,必是嘩眾取寵之人,來人,著下道之門。”小吏們聽罷,便將曇謨最送到次北側黑門之中。孫云大驚,心說這是怎么回事呀雖然那幾個門是假的,可是這判罰尺度也不對呀憑什么曇謨最法師最先頓悟,反倒給他弄到黑屋里難道這個閻王偏向惠嶷這邊這個閻王是誰裝扮的應該不是趙老伯吧對了,就是那個寶明和尚。如果他來冒名頂替閻王,他向著惠嶷他們那就是偏向小乘宗了,這么說,這個老和尚八成也是小乘宗的。對,有可能,因為他們老字輩,都覺得小乘宗佛理深奧,反感大乘宗浮華。孫云聽過曇謨最講經,感覺法師佛法高深,且深入淺出,佛理講解透徹,令人開悟明心,今天他肯定遭受不公平待遇。不過,孫云一想,這只是個樣子,北朝不必南朝,不太重視義理。
再看曇謨最大師,反倒很平靜,跟著小吏進了黑屋不見。
等到禪林寺的道弘,生死薄上說他雖然教化了四代施主,刻寫過一切經,塑造過金身佛像十余尊。閻王卻說道“和尚要收心守法、志在禪誦,不坐有所作為的事情。你雖然造作經像,卻起貪心,是三毒不除,足具煩惱,亦當下道。”說著小吏把他送入曇謨最的同門。
孫云看了,不禁皺眉,心說這也太偏心了,小乘宗都生天道,大乘的都進地道,虧寶公和尚想的,趙老伯也不管管。他用眼看了看司官,不過老趙頭根本沒理他,孫云只好不言語。
再后一個是靈覺寺寶真,生死簿上說他出家之前嘗是隴西太守,造靈覺寺后,即棄官入佛門,雖不禪誦,禮拜不曾少過。閻羅王曰“你作太守的日子,背離枉法,劫奪民財,因而建造此寺,并非你的力量,不必說了”小吏也把他送入黑門。
最后就剩下惠嶷了,孫云想,惠嶷連枷鎖還沒去掉,難不成會把他送到天道
只見閻王說道“不必看了,你凡根未凈,送如黑門吧。”哦,孫云松了口氣,心說這還行,起碼不是明睜眼漏的偏向。
等惠嶷從黑門消失。只見閻王一摸臉,露出自己本來的面貌,孫云一看恐怖異常,正是寶明寺的寶公和尚。還不如不露臉,剛才還顯得威武。只見寶公一揚手,收了法力。殿上的各路鬼王都變回塑像,只剩下司官和一個青衣小吏還能動彈。
老趙頭摘下判官的帽子說“老伙計,今天多虧你了,幫了這么大的忙,辛苦辛苦。”
寶公和尚說“小意思,哪天你送我祭壇好酒就得了。哈困死我了,我走了,剩下的你收場吧。”說著他伸了伸懶腰,打個哈氣,也鉆進一個光門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