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下,無論座位中的官員和校領導,還是站著的師生頓時一片歡呼,第一場就有學生晉級,這下太學院揚眉吐氣了,連元徽都高興的手舞足蹈。
軍營賽場,李辰也持劍穿黑甲出場,元家除了美儀姐妹外,長輩的庶長子都官尚書元端也以官員的身份參加。李辰對手是禁軍左衛的什長。禁軍負責內城的安全以及儀仗工作,士兵都是年輕英俊高大威猛,士兵選拔的人選多出自貴族高姓,待遇好,守著天子有機會獲得升遷。但禁衛軍在野外的實戰能力很一般,而且這些年,京城太平,他們平時訓練的時間不很長,不過他們守在天子腳下,接觸達官貴人,加上本身許多人就來至官宦,所以上層社會的雅好,他們都善長,尤其作為軍士,佩劍是他們的職業,那么擊劍就是他們的第一能力。
上來的這個選手年齡二十不到,個子比李辰高出小半頭,使用的寶劍也比李辰的長出一截。擊劍的比賽,身高臂長,十分有優勢。進攻在剎那間,比的就是誰快,而在實際當中,誰的寶劍長誰的機會就更大。這個什長膚色很白,細皮嫩肉,一看就是貴族子弟,他穿藍甲上場,上場后寶劍在手里舞動了幾圈,既是熱熱身,也是炫耀一下武技。臺下和閱臺的人有的叫好有的鼓掌,這些人有士兵,有平民,也有官員,看來助威團不少人。
倆人行禮之后開始動手,對手上來也是率先進攻。大概是歷年劍擊比賽京城已經得出一個規律,那就是在選拔賽上無論那個陣營,無論是以銅劍或者鐵劍的身份入選,只要遇到學生隊那就是等于晉級了。因為一方面是學生組的年紀都稍微小幾歲,練劍的時間肯定短些,再者京城學校還是以經學為主,擊劍只是一門課程,相當于體育鍛煉,并沒有當真去練。因此凡是遇到學生,每個選手都是放手進攻,輕松獲勝。這個什長和與賀拔緯對決的選手都一樣,根本沒把學生看在眼里,抬手就攻。當然他的進攻也不是隨意,相反直接拿出百分之百的戰力,并使出各種套路組合,想在幾合之內解決戰斗。
李辰在同學中個子算挺高,但在對手面前感覺還像發育沒成熟。倆人交上手,立刻處在下風。什長招法靈活,聲東擊西,進攻犀利,尤其看樣子,他好像經常進行劍擊的實戰演練,招法變化多端不說,前后銜接也非常緊密,表面上看幾乎沒有明顯的缺陷。李辰屬于比賽型的選手,無論任何情況都不著急,一招一式,一板一眼都很到位,盡管對手攻擊華麗,但很難找到有效的空隙,而且往往為了進攻反倒閃出了空當。這樣倆人第一局打到了三平,結果時間結束,裁判判定對手因為進攻次數多先勝一局,倆人各自回場邊休息調整。
對手雖然沒有以比分獲勝,但看樣子自我感覺良好,連他的教官也沒把李辰當回事,認為李辰最多打的謹慎,防守上不錯,沒有什么進攻能力,只要什長下場一鼓作氣,一定拿下。
李辰倒是依然很沉著,他這邊雖然沒有教練博士跟隨,不過幾個同學還是趁著給他擦汗喝水的時候過來鼓勁。
李真大聲說“李辰,你的對手力量并不比你大多少,你不能一味的防守反擊,完全可以對攻,只有進攻才能尋找機會”
吳堅也說“對手身高劍長,和他直接對招肯定吃虧,他的弱點應該在腕子上,你先刺他這個部位,雖然不得分,但他必然來救,因為他劍長臂長,回劍會慢,就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