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悠悠的說“弟子是曹奐,雖然已經是天子,可是我知道我這個天子就是傀儡,我若不自強不息,我們曹家的江山早晚要被司馬氏所竊奪,所以我要拜師學藝,不拘一格訪求賢士,我不能讓太祖的基業斷送在我的手中。”說完眼含熱淚,滿臉的虔誠與莊重。
曹奐那不是先魏的最后一個皇帝嗎孫云、神光、曇靜和凈空都一愣。記載說他十四五歲接替司馬師殺死的曹髦做皇帝,六年后司馬師的兒子司馬炎奪取曹魏江山,建立晉朝。先是把曹奐囚禁在金墉城,后來被封為陳留王,遷到鄴城,死后謚號魏元帝。他怎么出現在金墉城密境此刻他又是要干什么呢幾個人都凝神靜氣繼續觀看。
小道士說“原來是陛下,陛下胸有大志、求賢若渴,令人欽佩,不過小道只是閑云野鶴之人,不受約束慣了。順便說一句,你這只鞋和剛才那支正好是一雙,剛才那只不是我的,這支也不是,我并沒有扔到橋下。小道告辭”他口中說著,這只鞋又消失不見。
曹奐說“等等,仙長。您看您又扔到橋下了,我這就去取。”說著曹奐又要折身下橋,道士拉住他,他卻笑笑,一臉的自信跑開。不知道是精誠所至,還是執念太深,他竟然在草叢中又撿起來一只鞋。這下不僅小道士看的無可奈何,連神光都為這個小皇帝的真誠打動。
小皇帝連激動帶緊張,加上跑得,滿頭是汗,他神情興奮的回來說“鄭仙長,您看,我又撿回來了,足見弟子的心意至誠無比,我聽說,以前有一位漢初三杰的張良,他在圯橋的時候,巧遇黃石公,因三進履感動老師,收下他做了弟子,授給他天書,幫助大漢開創江山。弟子不才,也愿意像尊敬長輩一樣,想拜您為師,您就收下我這個弟子吧。”
小道士無奈的搖頭,說道“陛下,小道與陛下同歲,我也是尚未滿師,如果陛下想拜師,我可以去問下我的父親。小道還有要事,就此告辭。”說著搖頭要離開。
曹奐見狀,滿含熱淚,突然下跪說“仙長慢走,求仙長可憐可憐弟子,收留弟子吧。”
小道士苦笑了一下,左顧右盼,忽然看見神光幾個人,說道“陛下請起,您看此處有幾位高士,您如此舉動,我實在是承受不起。”
曹奐這才注意橋的對面來了幾個人,慌忙站起來,一看神光等人,面容莊嚴,深色各異,不敢請看,忙對著神光幾個人拱手道“弟子請幾位高士過來一敘,不知可否”
幾個人見了,各懷不同心事過來。神光因為正好自己也要拜達摩為師,此刻達摩尚未正式答應收納,他那種期盼、渴望、崇敬的心里不能釋懷,與這個孩子正好共鳴,因此他特別理解和同情少年的心理感受,希望少年的愿望得到滿足。
而孫云,則是苦苦的分析,為什么會遇到如此的情景,這個場景又預示的什么不同的判斷會導致什么結局發生,他們將會怎么完整的離開密境。
曇靜和凈空也是出家人,心中慈悲,了解這段歷史,知道眼前也是怨念化成的幻影,也非常同情這個前魏最后一個帝王。
走到跟前,曹奐看見神光容貌異常,宛若天神,立刻施禮道“這位神僧師傅面有莊嚴,弟子今日得見,真是三生有幸,不知神僧高名”
神光一愣不知如何回答,他看曇靜等人,大家都苦笑一下,神光只好說“在下行腳僧人偶路此地,剛才看陛下思賢若渴,甚為感動,故而駐足。”
曹奐眼睛濕潤說“弟子不才,承續祖先基業,外不能一統華夏,內不能整肅朝綱,甚至、甚至江山不保,弟子甚為惶恐,唯恐日后無法到地下見列祖列宗。前日齊王與高貴鄉公之事,弟子已經每日寢食不安,我若不及早準備,必然難逃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