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仲圖見慧育說出他的過去,不由得臉色微微一紅,說“弟子不才,承蒙大師記掛。不過這些都是雕蟲小技,難得少林各位大師看重,實在慚愧。”
慧育說“非也,我剛才教弟子的這套臨界劍法,包括上旋、下旋、還有左旋、右旋,正是我的師兄僧稠掌門,在上次國劍比賽當中看到你曾經施展過,覺得十分新奇,便按照你所演示的套路,自行搭配的內功運氣方法,并起的名字,也不知道對錯與否。可惜我們少林弟子資質愚鈍,不得施展出來。俗話說,解鈴還需系鈴人,如今你這位原創大駕來臨,還請您看看我們配的劍譜功法是否正確,還有能否給我的弟子演示出來”說罷拿出來臨界劍譜。
仲圖連忙施禮“不敢不敢,大師不必客氣,待弟子一觀。”他接過劍譜微微看了幾眼,說道“不愧是蔥嶺以東禪學之最的僧稠大師,所配的運功行氣經絡穴位分毫不差,弟子佩服。其實慧育大師您可能早就知道,這套劍法,沒有什么實用價值,只是劍士比武表演用的,等到了四重功力以上,這些就是擺設了。當初我也是心血來潮,因為功力低微,還想達到四重功力的能力,就自創了幾路劍法,由我老恩師配的運氣經脈圖,完全是我與那些俠客用來對決玩的,后來沒想到應用到劍士比武,結果另天下盡知,紛紛猜解。剛才我看,僧稠大師的名字起的也好,我原來起的名字是推劍、拉劍、繞劍幾式,大師改的上旋劍、下旋劍、側旋劍更好聽。我看就留著這個名字好了,以便我們各門各派都傳承下去,以后會演變成各具特色的武功心法。”說著把秘籍又還給慧育,然后左右看了看,大家都不支聲看著他。
楞了一下,仲圖突然想起來,關鍵是大家都等著他演示呢,于是他微微一笑說“是不是讓我演示一下最難的下旋劍法好吧,我就來試試,大云你把仲祥他們喊來一起看。”大云點頭拉著蕭月離開,仲圖繼續說“其實,我也好多年沒試過了,因為從上次劍賽之后,我很快就突破到四重,這些游戲對我來說就沒有意義了。而且,這十年當中再也沒有看見有人想起過它,想來一是可能沒人關注它,二是即便關注,可能也因為需要極高的悟性,沒人能使用。不過今年劍士比武,好像悟性上佳的后起之秀比比皆是。是不是大家便想起來,過去還有這個劍法,便舊事重提呢那好,我就獻丑,來演示一遍。”
仲圖看見孫云等人回來,對孫云說“大云,你來配合。”孫云點頭,拿了一把劍,站在人群中。這時候,孫云和蕭月幾乎把認識的人都喊來,圍成一大圈,圈中間是孫云和仲圖。
仲圖說“下邊,我給大家完整的演示一下這幾套劍法原始劍譜,我按從簡單到復雜的順序演繹,第一式上旋劍式,第二式側旋劍式,第三式下旋劍式。”說完,他拔出自己佩戴的班劍,然后用手點了自己的神闕、巨闕、懸樞、靈臺幾處大穴,封印住四重以上的功力。只見他運氣行功,班劍在他手中熠熠生輝,豁然而動。轉眼之間,從第一式,到第二式,再到第三式依次演出。尤其到了第三式,場中的人都瞪大了眼睛,但見仲圖的寶劍,猶如一直陀螺盤旋而升,蕩劍之后,徑直刺入孫云的腹部的比賽服,而且寶劍一刺之后,并沒有停止,竟然往復震蕩三次,之后旋轉而退,仲圖飛身接回,場中一片掌聲,經久不息。
仲圖演示完畢臨界三式劍法,一下子成為眾位各地舉子和太學學生的偶像。這些人當中有崇拜他的身高的,的確仲圖身高有九尺,高人一頭,十分瀟灑。也有崇拜他天賦的,十五歲少年金劍,二十五歲五重高手,天下無雙。也有崇拜他容貌的,他濃眉虎目,面目英俊,比較符合北方人特點。還有人崇拜他風雅的,他班劍綸巾,儒將風范。總之,萬千優點,都集中在他一人之身。如果細聽,人群之中有打聽他姓名的,有詢問他年齡的,有猜測他婚姻的,有夸他英俊的,有嘆服他武功的,還有盲目崇拜的,亂七八糟,說什么的都有。最有意思的,還有人給他起了個綽號,按師承東劍稱劍神,東俠稱劍圣,東魔稱劍魔,而他叫劍霸。
孫云也跟著借光了。因為他經常給館內的各州舉子登記發劍,同時配合仲圖在場中表演,幾十只甚至上百只眼睛都認識了他,結果他一下子也成了名人。人人都知道他叫大云,是那個天才劍霸的兄弟,還管理著太學劍館,是個助理,應該武功也不錯。館內館外,無論到哪,都有人口喊大云好,和他打招呼,不知道他名姓的也點頭示意。尤其他若和仲圖在一起,一些小男生小女生,更是與仲圖打招呼的同時,不忘也跟他搭訕,好像跟他這個劍霸小跟班混熟了,就能得到劍霸偶像的青睞。仲圖好像司空見慣,應對自如。可是孫云不行,眼睛一多看著他,他就不自然,心里沒底。
如果僅僅這些倒還是其次,因為比武總會過去,一切很快就會平靜。問題是,他這個名人,是超級天才劍霸的兄弟,人們自然把他看作是一級或二級天才。而實事是,他不但不是一等二等天才,連普通天才都不是,只能算是普通學生,或許比普通學生稍微強點,應該叫做好學生,也就僅此而已,距離天才學生,差了好遠。隨之而來的問題更苦惱,那就是他一下變成眾矢之的,仲圖早已經是五重功力身份,不可能是劍士比武這些弟子所具備資格挑戰的對象,而他這個跟班卻在比武的名單中。這下大家都留心有這么個天才的弟弟也參加劍士比賽,因此都在心里想一定要重視他,必須找到戰勝他的辦法,否則會輸得很難看。而且一定要戰勝他,這樣大家距離真正的天才又靠近一步。簡而言之,他一下成了活靶子。
比上兩個還要苦惱的是,剛才仲圖演示的臨界劍法。像曇洵、丁杰,不大一會兒,就練成了下旋劍式,一看就是一等天才。王亭、仲祥,甚至賀拔緯、李辰雖然沒練成下旋劍式,但練成了側旋式,算作二等天才吧。甘盈、賈茹、莫聞、曇相,算上吳堅、蕭月、田儷,至少都練成了上旋式,也勉強算作一般天才了。可是孫云自己竟然說什么也練不出一個臨界劍法,怎么也悟不出其中原理。就拿最簡單的上旋劍法,仲圖幫他分析了一會兒,丁杰幫他糾正了姿勢,王亭幫他調節了心里,李辰和蕭月等人也幫他演示了過程,但孫云就是沒學成,弄的他心急如焚。
最后仲圖說“大云,你別練了,你現在不是天賦的問題,如果是,即便你不如曇洵、丁杰他們,你至少也能和吳堅大家相同。你現在是心里障礙。反正這套劍法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至少今天這些人,互相之間是不會使用的,甚至明天所有人都知道,所以練它也沒什么用處,你不如把這些忘掉,還做回自己。你的特點是中規中矩,把你的特長發揮出來就行,別練這些超常規、沒有意義的招式。”
孫云點了點頭,仲圖說的很對,自己習慣按部就班慣了,從來都是聽父母的話,聽老師的話,遷就同學同門,照顧弟弟妹妹。自己從來沒有過創意,稍微不是常理的事情,自己都是小心謹慎,甚至規勸別人不能逾越。因此練起武功也從來沒有創新過。
因為以前小,田恒老人教大家習武的時候,初衷是防身之用,沒有去想要光大門派或醉心武學,所以多注重的基本功的扎實性,沒想過招法的研究、創新和領悟。現在不同了,世界大了,面臨許多思路、心法、創意上的新問題。孫云多數都不能領悟,看來他自己的確不是練武的材料,以前沒顯現,現在終于弱點全都暴露。
師弟們雖然能跟著領悟一些,但是可以看出,除了李辰多少算作天才以外,另外幾個也只是算作好學生而已。而李辰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他自己能會,但是不能從理論上教會大家。從小到大都是孫云最善于理論講解,師弟們學武學文遇到問題,往往都是靠他揣摩之后,變成大伙都能聽懂的語言再教會大家。因此在傳統招式上,孫云的理解能力、接受速度、消化程度、形成理論,都表現的最為優異,而且重來不越格,重來不添枝加葉,所以他最為被看中的就是幾乎所有的老師都習慣的把他當作助教,學長,用起來特別省心,也特別放心。
但孫云見識多了,自己也知道,正因為如此,他的另一部分的天性、天賦被抹殺了。還有一個副作用,就是師弟們的提高,多少還依賴于他的理解能力,比如仲圖的臨界劍法,李辰領悟到二招,其余領悟一招,如果自己全部領悟,可以肯定,他完全有辦法教會幾個師弟,但是,自己卻一招都沒領悟,師弟們怎么能前進呢
未來屬于自己的路是什么呢難道真像像酈影爺爺說的那樣,練武只是自己能做到防身和對付普通人就行,然后將來還是做個審案的官吏或者自己只適合做做學問,做做小孩子的啟蒙老師。說到做學問,孫云更苦惱,和練武遇到同樣的問題,就是普通理解行,沒有自己的思想,沒有立意,沒有創新,孫云想到這兒,頭開始疼,一點繼續練武的心思都沒有。
看看天色該放學了,他干脆到場地四周,開始回收借出去的寶劍。舉子們都客氣的和他說著話,感謝他寶劍和維護秩序,還有人幫他一起把寶劍送到倉庫。
忙了一些雜事,看看別人和善和感激的笑臉,孫云覺得做了一些有價值的事情,心里好受一些,只是不知道,明天的比武自己是不是還能前進。
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