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涵接道“對啊,別的不說,若論誰能看透生死,沒有人比得上我這個死去十幾年的活死人。”眾人聽了,都忍不住發一笑,氣氛隨之輕松許多,融合許多。
道靜說“崔道友說的極是,愿會寺的背景大家或多或少知道些,神樹的靈異眾所周知,你們二位不妨都說說。”這里面輩分太亂,所有大家的稱呼只能隨意。
“是這樣的。”慧海覺得他倆說的有理,便把自己來的目的以往的經過簡單說了一遍,最后說“我確實不記得七歲以前的事情,因此沒有答應田爺爺的要求。而且正因為我對七歲前的失憶,我師傅曇鸞法師,也認為我沒有徹底擺脫情愫,于是讓我悟出真諦再剃度。因此我才來此拜祭神樹,希望神樹能給我指點。”說完他看著孫云,相讓孫云了解自己的坦誠。
孫云看著大海的眼睛,感覺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心底,說“對我而言,爺爺這些年,給我的傾注很多,甚至把我當成了大海師兄你。可是我不是你,沒法代替你的骨肉親情,我能感覺爺爺經常在懷念中傷感,所以這次是我突然發現了你,并促成爺爺和你骨肉團聚,我就希望大海師兄能夠盡快回憶起七歲前的事情,認下爺爺,撫慰爺爺空虛蒼老的心。”
道靜說“我聽出來了,這里有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慧海的七歲前的失憶,如果能打開這把鎖,慧海就能面對真實的自己來做出選擇。”
駱子淵說“不錯,如果真能這樣的話,慧海就能找回自己,做出正確的選擇。”
崔子洪說“即便不是正確的,只要是自己本意的,那就行。”
駱子淵又說“可是大海師弟也將面臨兩種結果,一是變成大海,回到從前,但這要沖破現在的師承和信仰;一是堅持信念,脫離苦海,但要沖破七年之情。而無論怎么樣,對慧海而言都很痛苦和艱難。相反,對于孫云而言,一旦慧海即便回憶起原來,他也有可能堅持自己的道路,那么你的愿望依然不能實現,你將如何面對呢”
孫云說“如果是這樣,那就無可奈何了。佛道深遠,人各有志,我想就是爺爺知道了,他的內心也盼望大海師兄可以脫離苦惱,得到正果。既然是大海本愿,他會心里坦然面對。”
道靜說“善哉,慧海、孫云,你們都是明理聰慧之人,我佛慈悲,但愿你們都能解脫。”
大海說“我今天也就是
尋找真實的自己,只是找到七歲前的失憶,談何容易。”
眾人聽了一陣沉默。這時崔涵說“道靜師兄,你所想的解脫,其實不就是指讓慧海的失憶癥消失,讓他回憶起小時候的事情,好做出選擇么”
道靜說“是啊,這是慧海、孫云他們的癥結所在。”
崔子洪淡淡一笑道“這還不容易么”容易大伙聽了,一時沒反應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