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的幾個和尚,為首一人慈眉善目,五十上下,身體瘦小,正是崇真寺方丈凈土宗宗主曇鸞大師,身后是宗圣寺方丈智藏,寶明寺方丈智游,還有一個小和尚慧嵩。
幾位高僧怎么回來呢前文說過,凈土宗的一些高僧來至兵陰陽宮,智游的寶明寺小乘宗也歸陰陽宮管轄,他們都是惠嶷大師的座下。陰陽宮解散后,其中的和尚被惠嶷安排分了兩處,一處投奔凈土宗,一處另立小乘宗。智游是小乘高僧,做了寶明寺的方丈,領導城東南的一些廟宇繼續發揚小乘宗法。他雖然佛法精深,不過也十分欽慕曇鸞大師,倆人也是很早前就認識,以師兄弟相論,這次遇到陰兵事件,智游便想請曇鸞出馬。
不過沒等他們去找曇鸞,曇鸞等人卻自己來了。按說曇鸞今天不會出來,因為今日是慧海突破四重的關鍵,因此曇鸞正與智藏等人一直守在方丈室、慧海靜定的禪房隔壁護法。
不過就在此時之前的半夜時分,方丈室后院的天空中突然刮起一陣旋風,旋風片刻而止。智藏還說“這是什么鬼天氣,重陽還沒過幾天,怎么會刮陰風。”
曇鸞卻一皺眉,感覺有些蹊蹺,連忙飄身來到院子里跳上房頂遠望,只見一片黑霧陰氣已經走遠,他提鼻子聞了聞,感覺一絲霉氣的味道。他環視一周,發現大海入定房間的窗戶已經半開不開,甚至還在微微的晃動。曇鸞一驚,連忙從房頂跳下來,來到大海房間的窗戶外,伸手抓了一把空氣,放在鼻子下邊嗅了嗅,頓時感覺大事不妙。
他眉頭緊鎖,不敢怠慢,輕輕打開窗戶,聚攏目光仔細看了看盤坐在蒲團之上的大海,發現大海渾身籠罩了一團黑氣經久不散。他看罷更覺不安,這時智藏來到他身邊,問道“掌門師兄,你在看什么有什么異常么”
曇鸞并沒回答,而是借著明亮的月光,在院子里四處張望,忽然他看見有棵高大的槐樹,槐樹的下面有一個干涸的枯井。井口之上,一團濕氣正慢慢的蒸發消散,他連忙一閃身,身影飄至古井旁邊,然后同樣伸手一抓,氣味是完全相同的,這下他有些傻眼。
智藏也跟過來,說道“師兄,到底怎么了”
曇鸞沒有回答,反問道“智藏師弟,這個古井在此有多久了”
智藏看了看其他幾位跟過來的幾位老僧說“這個可有年頭了,有人說這是東漢時期,鄧禹打過的密陣十二口古井之一。更有甚者,說此處曾經是先賢蘇秦的疑冢,因此這口古井是為了守護蘇秦肉身成仙的陣法,因此年代就更久遠,不過這些都是以訛傳訛,沒有準數。”
曇鸞說“不可掉以輕心,等大海突破成功,擇個吉日,我們超度一番,然后把古井填死。”
智藏說“就依師兄所言。不過今日之事,大海會不會有什么不妥”
曇鸞說“我也弄不清楚,這里交給別人護法,你隨我出去一趟。”說著,他趕忙安排慧沐、慧禮等小師兄弟,把周圍幾個寺的高僧請來,然后他倆和寺內的幾個老僧,沿著黑風南去的方向,一路躥房越脊找來,正巧趕到寶明寺的時候,慧嵩剛打開山門出來。
曇鸞見慧嵩大半夜的出門,覺得有事兒,便從房上跳下來相問。慧嵩見是曇鸞師伯,一陣喜出望外,連忙招呼他們進廟與智游方丈相見。幾人見了面,互相說了說經過,曇鸞覺得這個事情與大海的遇到陰風一定相關,便答應一同查詢。因為陰兵離開蘇秦冢后的方向是城南,因此幾個人離開蘇秦冢,一直在孝義里的路口等待著蘇秦的道隊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