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便將請安的地點換成了壽康宮,每隔三日,各宮主位帶著宮里人來給太后問安。
淑妃為著娘家的事情憂心,先前羋秋令內侍監斬斷了宮妃與外朝聯通的途徑,她沒法跟娘家互通消息,只得到壽康宮來打探一二,再之后太后見時辰晚了,便也開口挽留,叫淑妃在壽康宮暫住一晚,畢竟她沒出嫁前也不時來這兒小住,她的房間太后一直都留著呢。
淑妃與太后的關系六宮皆知,入殿之后見淑妃早就到了,并不奇怪,如常一般陪著太后說笑逗趣兒,不時的奉承幾句,拍拍馬屁。
原以為這一日就會這樣云淡風輕的過去時,不想賢妃卻忽然起身,玉而含暈,舉止輕柔,再度向太后見禮。
太后被她這動作惹得微怔“賢妃何以”
賢妃含笑垂下眼睫,溫柔不語,有些羞澀的樣子。
她身后的宮人笑盈盈道“回稟太后娘娘,今早太醫往玉英殿去探脈,我們家娘娘診出了身孕”
太后大喜過望“是嗎怎么不早說你這孩子,站著做什么快快坐下”
又追問道“多久了胎氣可還穩固”
賢妃抿著唇,笑容嫻靜“快三個月了。”
那宮人一臉的與有榮焉“太醫說了,娘娘素日里身子雖弱,但胎氣卻很穩固,料想是個身強體健的小殿下呢”
太后向來不喜賢妃,更看不慣她那副嬌嬌弱弱的樣子,只是兒子喜歡,當娘的不想叫他難受。
可現在賢妃懷孕了雖說看不上兒子病弱的小老婆,但誰不喜歡大胖孫子呢
大不了等她生下來自己接到壽康宮教養嘛,說起來,這還是皇帝頭一個孩子呢,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太后喜笑顏開,看賢妃的眼神無比慈愛,暫時連淑妃都忽視了“你也是,既診出了身子,還頂著風到這兒來請安做什么照顧好腹中皇嗣,便是最大的孝心了”
賢妃滿臉崇敬之色,柔聲道“太后娘娘也是知道的,妾身的身子一向不爭氣,月事也不規律,哪想得到太醫說皇嗣強健,走動一下也是好事,既然如此,妾身又豈敢因此驕矜,耽誤了給太后娘娘請安呢。”
太后因這突如其來的喜訊,直接把別的事兒都忘到九霄云外去了,而其余人終于整合了心中的震驚與酸澀,按下滿腹妒恨,強笑著起身道賀“恭喜太后娘娘,恭喜賢妃娘娘”
淑妃酸溜溜道“賢妃可真是好運氣啊,這樣病歪歪的身子,竟也有幸”
她這話還沒說完,太后臉上的笑容便收斂起一半“寶瑛。”
淑妃黯然的低下了頭。
太后見狀,不禁暗嘆口氣,再看向賢妃時,喜色便略略淡去幾分,關切道“這是皇帝頭一個孩子,再怎么謹慎小心都不為過,以后你便不必再來壽康宮給哀家請安了,專心在玉英殿養胎便是,侍奉哀家的郭太醫醫術精湛,老成持重,當年哀家懷著皇帝,便是他伺候脈案,這回就叫他去照顧你的胎”
賢妃仿佛沒聽見淑妃的酸話和太后言語里的懷疑,神色溫婉,柔聲應下“太后娘娘如此愛護,妾身感激不盡。”
請安結束之后,賢妃被當成一級保護動物,叫壽康宮的人畢恭畢敬的送回了玉英殿,淑妃起初還能忍耐,等人一走,眼淚就掉下來了。
太后又是憐惜,又是氣悶“哭什么,我還沒死呢”
淑妃哭著搖頭“只恨孩兒不爭氣,沒福氣替表哥生個一兒半女。”
太后聽罷,不禁嘆息出聲,又勸她說“你現在未曾生育,反倒是好事,畢竟你和皇帝都年輕,以后總會有孩子的。等你以后成了中宮,只要能誕下一子,哪怕前邊兒賢妃生了十個八個也越不過去,立儲立嫡,當年慧貴妃何等得意,不還是折在這上頭了”
說到此處,她壓低聲音“退一萬步講,就算你沒這個運道,別人總是有的,就賢妃那樣的身子,誰知道她生產時能不能保全自身你是要做皇后的人,若有子,必為儲君,若無子,那么所有皇子都是你的兒子,你永遠都能立于不敗之地。”
這真是掏心窩子的話了。
淑妃忙擦干眼淚,斂衣拜道“是,孩兒多謝姑母提點。”
太后欣然點頭“起來吧,地上涼。”
淑妃順從的站起身來,小心覷著太后神色,嘟囔道“孩兒只是覺得有些奇怪,賢妃身體一向不好,太醫請的那么勤,當真是今早才發現有孕的嗎還有她的胎像并非孩兒蓄意詛咒皇嗣,只是以她那副嬌弱身子,皇嗣當真會身強體健、胎像穩固嗎”
“所以哀家叫郭太醫去照顧她的胎。”
太后淡淡道“再等等,很快就有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