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幽云之地的確有大片大片的無主耕地等待分配,分出去好歹還能收一點賦稅,不分出去只會荒在那兒長草
第二,幽云十六州連年戰亂,青壯年男子去了十之七八,男人少了,女人可不就得頂上不分給她們,土地不也是荒著,倒不如分出去收買人心,還叫她們念中央朝廷的一分好。
第三,這政策顯然不是只針對幽云十六州的女人的,換言之,流民拖家帶口去了,女人也能分地,無形之中減少了生存壓力,也能吸引更多的人過去
吳大學士想的更多,不禁撫著胡須開口“越是貧寒孤苦之地,溺嬰之風愈盛,且被溺殺的多半都是女嬰,究其緣由,有的是因為重男輕女、渴求男丁,有的是因為實在養活不起,無奈而為之。可是一時溺死容易,以后呢女嬰被溺死了多少,以后就有多少男丁孤寡無妻,既不利于國家安定,又不能繁衍人口,若是有了男女均等授田一事,這些事情料想或多或少會有所緩解吧。”
這決議理所應當的被通過了。
皇帝提議,幾位老臣贊同,再到朝堂之上,就純粹是走走過場了。
消息一經傳開,反響并不如想象中那般熱烈,反對的聲音也接近于沒有。
對嘛,長安帝都,天子腳下,這是國朝最繁華富足的地方,誰會稀罕跑到幽云十六州去種地呢
白給十畝地也不去
女口授田也不去
我們又不缺這仨瓜倆棗。
可是有人缺。
有很多人缺。
對于這些人來說,這十畝地就是活下去的希望和無限未來。
朝廷將相關公文傳到幽云十六州之后,便有百姓給長安天子立了生祠,很簡陋的一座祠堂,但心卻異常誠摯。
長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對于腳下的土地都有一種濡慕之情,只是從前沒有一寸土地屬于她們,現在不一樣了。
有不識字的婦人在街上聽差役念完公文,興奮的回家去灌了一瓢涼水下肚,然后底氣十足的跟丈夫說“你有什么了不起的,你有地,我也有,我有力氣,難道還養活不了自己”
雖然很少,但的確逐漸有這樣的言語被發出。
事實上,只要有一個人產生了這種覺悟,羋秋所做出的努力就是值得的。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革命都是要流血的,只有占據了生產資料,擁有社會價值,經濟獨立之后,才會擁有話語權
北征軍凱旋歸京的同時,徐太傅負責研試的蒸汽船正式下水,羋秋上午去拜祭太廟,中午回去飯都沒吃幾口,就急匆匆到渭水邊去看蒸汽船下水。
徐太傅熬得眼下發黑,眼珠卻很亮,整個人都透著一股熊熊燃燒的斗志。
這時候天已經有點冷了,他卻挽著袖子,這邊看看,那邊調試幾下,干得熱火朝天,天子到了都顧不上招呼。
羋秋還蠻喜歡這老頭兒身上這股牛勁兒的當資本家的都喜歡這種員工,吃的是草,擠的是奶,大公無私007,還卷著同僚一起007,這誰見了不愛啊
時間到了,渭水邊鞭炮齊鳴,靠熱鬧的人捂著耳朵退出去一段距離,伴隨著響亮的“嗚嗚”聲,蒸汽船轟然啟航,屁股后邊掀起兩道錐形水溝之后,冒著黑煙揚長而去。
這是舊時代的終結,新時代的開始。
徐太傅用衣袖擦了擦汗,目光希冀又隱約透著幾分不安“會順利的吧。”
下午的陽光有些刺眼,羋秋注視著蒸汽船遠去的方向,不由自主的瞇起眼來。
她肯定的回答他“一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