勛貴們家中爵位半都是開國時先祖跟隨祖皇帝打天下、事后論功行賞得來的,又或者是先祖立過什不世奇功,蒙受恩賜。
幾代人養尊處優下來,固然有酒囊飯袋,但其中不乏有幼接受良好的教育,頭腦清醒、深謀遠慮之輩。
好端端的,天子為什要搞這些東西出來
難道就是為了叫沒嫡子的勛貴回去跟正妻大打出手
還是說為了提天下女子的地位
沒有人這想。
糊涂些的滿腦子漿糊,真以為這事兒是興平侯惹出來的,天子又被反對的朝臣激怒,話趕話的說出了“們可以出錢換女兒降級襲爵”,但機敏些的人這事兒前前后后考量一遍,再去想天子和諸位輔政大學士的態度,就隱約猜到了幾分真。
天子要真是單純想加恩興平侯府,大可以直接降旨為之,就把這事兒當成一個特例、一份殊榮賜下,沒誰想,沒人冒頭想鉆這個空子。
可是天子沒那做。
他選擇在朝堂上公開這件事情,用最容易引爆爭議的方式釋放出這個消息,到朝臣們大驚失色、激烈反駁時,天子又勃然作色,用絕對的政治正確壓倒了所有反對意見,繼而拋出一個叫所有人瞠目結舌的決議
這決議對誰有好處
正妻和正妻所出的嫡女們。
只對她們有好處嗎
不
勛貴若以嫡女承爵,一要出錢贖買爵位,二要降級承襲爵位,兩重枷鎖上身,勛貴集團的力量在其作用下迅速削弱,真正得利的不僅僅是正妻和嫡女,還有中央朝廷
這是披著羊皮的推恩令,是直擊要害的溫柔刀
可是要反抗嗎
敢反抗嗎
激起夫妻之間的矛盾,致使父女失和是小事,天子既然有意收斂勛貴集團的權力,是想逃就能逃的嗎
漢武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直接搞出了酎金事件,一次奪爵一百零六人,占當時列侯的一半
同的事情,漢武帝做得,當今天子做不得嗎
要體面,那大家就體體面面的把事情結束,若是不想體面,那天子有的是辦法幫體面
腦子不太清楚的勛貴們還在跟妻子大吵特吵,窺到了事件內幕的幾個勛貴勛貴已經回到家中,情意綿綿的拉著妻子的手,嘆息著說“夫人,這些年來委屈了啊大郎的娘不懂事,總是惹生氣,我倒有心管束,只是怕大郎記恨,反倒于不好,現下天子開恩,允準嫡女承爵,我從前委屈過們母女倆,以后卻萬萬不能如此了”
這位夫人想的遠沒有丈夫那深,原本準備好了一肚子措辭規勸丈夫,沒想到勸都不用勸,對方就直接提出來了。
一時心中既是動容,又是感慨,執手對,繼而含淚擁。
還有幾家發生了類似的事情,到再十日之后的大朝,加上興平侯府,前前后后竟有十二家公候府邸上疏,請求天子準允以錢贖爵,許嫡女降級承襲其父的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