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道“是。”
定襄王妃略頓了頓,又道“現在她只怕未必很想見你。”
武則天道“總歸是姐妹一場,有些話早些說開,所有人都好。”
定襄王妃沉默片刻,終于說了“也好。”
已經得到冊封的皇后要入宮探望她做貴妃的庶姐,這顯然并不很合規矩,只是皇帝都能將原配王妃視若無睹、以元后之禮迎人入宮了,那這點兒不合規矩又算得了什么呢。
沒人會在這點事兒上觸未來皇后的霉頭,皇帝得知之后,也只是微微蹙眉“元望大抵是覺得不住貴妃,她是這樣心善的女子,其骨肉之情在前,貴妃哪里會計較這些呢。罷了罷了,去翊坤宮替朕傳話,叫貴妃好生招待元望,不要失了禮節”
內侍應了,很快將皇帝這話遞到了韓貴妃面前。
彼時韓貴妃正在為皇長子做衣裳,手上一抖,針尖兒便刺了肉里。
只是她神色如常,欣然應下,仿佛并不覺得屈辱,亦或委屈,領旨之后便吩咐人好生將內侍送,甚至沒有疏忽掉打賞。
等那內侍離開之后,她孤身一人坐在寢殿里,木然失神。
她想,我算什么呢
一無關緊要的配角,一小丑嗎
眼淚忽然間落了下來,她愴然回神,用帕子擦干臉上淚痕,近乎麻木的想,早該適應了的。
從小到大,一直不都是這樣嗎。
韓元嘉的人生,從頭到尾都是一場悲劇,每當她覺得即將柳暗花,下一刻便會突逢異變,將她心心念念的一切毀于一旦。
她的生母出身微賤,只是正室夫人房里的婢女,在嫡母身子不便的時候代她服侍了父親一晚,不曾想珠胎暗結,有了身孕,九月后生下了她。
她雖是庶出,卻也是王府唯一的女兒,又養在正室夫人膝下,很得父親重,可是沒過幾年,嫡母有孕,也誕下了一女兒,父親歡喜不已,為嫡妹取名元望。
嫡母有了親生女兒,沒有多余的精力撫養她,于是她也跟著回到了姨娘身邊,曾經百般疼愛她的父親,也將一片慈愛之心投注到了生的小女兒身上。
后來她才白,高出身的女兒,最大的作用是作為聯姻的棋子鞏固母家的勢力,而真正結親的時候,到底還是正室夫人所出的嫡女更有分量
彼時年幼的韓元嘉還不了這道理,只是卻也無師自通的開始學著討好嫡母,增加自己在父親心中的分量,她五歲能背誦出師表,八歲時寫的詩便能叫當朝大學士嘖嘖稱奇。
韓元嘉度過了幾年相愜意的童年時光,給姨娘掙到了足夠的體面,但是伴隨著嫡妹一日日長大,她所取得的成瞬間被襯托的一文不值。
因為嫡妹遠比她聰慧,因為嫡妹琴棋畫上遠比她有天賦,她的出身勝過她,天資勝過她,更別說那張面孔,雖然年齡尚小,但也隱約能出長成后傾國傾城的影子
韓元嘉的痛苦無法外人言說。
她該恨嫡妹的,可是嫡妹又做錯了什么呢
平心而論,嫡母待她也不壞。
她不知道該恨誰,但她的確清楚的感知到了痛苦,并且無從逃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