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京城時,門房態度略好了些,能拿正眼看著倆兄弟了。
“是顧大人給崔大人送年禮,勞煩通傳一聲。”
怎么又是黎府又是顧大人的門房心里嘀咕,給他們大人送年禮的想必官應當不大吧不過又想是京官,還是不敢放肆,就丟了句“等著。”便去通傳了。
沒一會功夫,里頭腳步是匆匆忙忙的,讓打開大門。
等大門,出來的竟是崔大人本尊,那看門的臉紅腫,被扇的,忙不迭出來迎客賠禮道歉。豐運兄弟見慣了這些拜高踩低的小人,他們不過是借著顧大人的勢罷了,也沒想較真什么,都是討生活的底層人。
兩兄弟磕頭請安,被崔大人攔住了,請了里面坐說話。兩兄弟也沒推諉,只是腰彎的低,很是恭敬,到了正廳,也沒坐,把話說清楚了。
他們不是黎府下人,而是豐運走貨的,受黎府所托來給崔大人送年禮,哪樣哪樣東西點了個遍,“還有顧大人親手寫的福字。”
崔大人差點把那福字丟了,以為是表面好看隨處買的、寫的,此時一聽,手一抖,鄭重的拿了福字看,半天是高興的臉漲紅,說“好,好字。”
“顧大人真是、真是體恤想著下官。”
雖不是黎府的人,崔大人也沒慢待,讓管家準備了客房,還有酒席,留著兩人在府里休息一晚,明日再走。他得給備貨,請二位再送回黎府去。
這樣有來有往,以后不是就攀上顧閣老這個關系了
福字是請寧平府縣最好的裝裱師裱起來的,后來裱好了掛起來,崔大人時常看,看了就是笑,就是喜色,而后說“當官這么多年啊,到處巴結奉承上峰,可從沒得過人家正臉看,沒成想當初就是送了些棉被鋪蓋卷,竟還被記著回了禮”
咋說呢,心里是舒坦的喜氣的。
那么大的官,那么高的府邸,把他當回事當個人看了。
京里十五花燈節。
黎照曦在昭州年年過,昭州有三日,是呼朋引伴,也有同家人一起游玩的,今年看到京里的花燈熱鬧,不由有些小低落,想昭州的朋友和親人了。
昭州的幾家和百姓又何嘗不是呢。
就說家里人看出福寶情緒不高來,顧兆就說“不是認識了幾個伙伴么,晚上花燈節和昭州不一樣,各有各的繁華熱鬧,你同你朋友一起玩吧。”
“我一人出門嗎”黎照曦思緒回來了。
顧兆
“想什么呢,外頭天黑人多你走丟了,我們和你爺爺去哪里找人,可不能干蠢事了,你現在是閣老家的小公子,身價貴著呢,帶上人去。”
又補了句“多帶點。”
黎照曦就是問問,想必也不會他一人出門,而后一手撐著臉頰說“其他人肯定要陪父母的,不會同我出來玩。”話一轉成了撒嬌,“爹,你能跟梁伯伯說,讓思源同我一起出來玩嗎還有大白、小黑、阿姐”
于是顧大人正月十五就挨家拜訪接人,先到梁師兄那兒,說明來意,思源先是不去,說要留下來陪父親。梁子致愣了,他還以為思源定是喜歡同福寶玩的,畢竟相處沒幾日,回來天天叫福寶哥哥。
“你去玩吧。”梁子致哪兒不懂小孩心思,是擔心他一人孤零零的還老愛喝酒,說“給爹帶個燈籠回來,要兔子的。”
梁思源有了任務,這才乖巧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