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的姓田,家比十里村還遠了些,在大田村。田氏在家時排行第三,前頭有兩個姐姐,后頭有兩個弟弟,她的胞胎大弟生來腳是個跛的,身體又瘦,反倒是她長得結實,手腳也好。
村里人就說是田氏在她娘肚子里時搶大弟的吃食,還蹬壞了她大弟。
田氏也這么覺得,從小什么好吃的好喝的都先緊著大弟來。
后來兩姐姐先后嫁了人,田氏就帶著大弟和小弟幾年,歲數實在是大了,再耽擱下去就和前頭倆姐姐一樣,找不到什么好的,只能找鰥夫、游手好閑的二流子。
好在田氏模樣不錯,媒人找來找去就找到了西坪村的張柱子。
張柱子家貧,母親前兩年去世,就和他爹兩人過日子。田氏一聽這條件,想也沒想就同意了,上頭沒婆母掣肘,那她進門就當家做主。
實際也是。張柱子爹老實本分,每天就下地干活,吃飯睡覺,對著兒媳婦兒也沒什么意見,就算是有意見也不敢吭一聲,因為田氏很潑辣大嗓門,張柱子爹說不過。
尤其田氏給張家生了個兒子后,更是不怕了,時不時的接濟下她大弟,給幾個錢,或者帶點肉啊、糖的。
大弟的二兒子沒足月就生下來,從小身子骨弱,個頭也不高,時常要吃藥,下田干活都沒辦法。田氏替大弟愁啊,等聽到黎周周要招婿,主意就打到黎家身上。
結果黎周周拒了。田氏自然不高興,她能說侄子哪哪不好,但外人不能說一個字,再怎么不成那也是她大弟的兒子。
“阿娘吃肉肉吃肉肉。”牛蛋拿著骨頭纏他娘。
田氏煩的扒拉開牛蛋,恨恨罵“我就知道黎周周是個沒好屁的,真大方怎么不給你一碗,裝什么,給你一口肉是看瞧我笑話的,我呸”
“阿娘,想吃肉,牛蛋還想吃肉。”
“吃吃吃個屁,你去問黎周周要去。”田氏說完,見兒子真跑去要,不由氣狠了,拉著就擰,“你是豬不成,成天知道吃,我剛被笑話,還知道吃,臉都被你丟盡了。”
牛蛋被擰疼了,嗷嗷的哭。
張柱子一進門就到聽到小兒子嚎哭,婆娘在罵人,聽清牛蛋要吃肉,說“屋里也好久沒吃肉了,牛蛋饞了就做一回。”
“哪能天天頓頓的吃肉,他說吃就吃。”田氏不答應。
“也沒天天頓頓的,少割點肉見個葷腥,農忙時累狠了,沾個油水。”
田氏炸了,叉著腰扯著嗓子說“張柱子你日子是不是過人前頭了,還敢張嘴說吃肉,拿什么買還少割點,你要是有本事,咱們天天吃肉,我不想吃不成你瞅瞅大牛十六了,討媳婦不要錢不蓋屋子了”
每次一說吃肉,或者是吃個零嘴,婆娘就是這一套。張柱子被劈頭蓋臉罵了頓,只好躲著說“不吃了,不吃肉了。”
又不吃肉了牛蛋聽爹說吃肉,就不哭了,現在聽完不吃肉,沒忍住嗷的一嗓子在地上撒潑打滾要吃肉。
田氏聽得煩抄著笤帚威脅地上牛蛋,“起不起來不起來我打死你。”
“要吃肉,牛蛋要吃雞。”牛蛋嚎。
田氏打起了孩子,牛蛋扯著嗓子哭,在地上撒潑。動靜吵的張柱子爹看不過去,這可是他的親孫子,攔著說了句別打了,又哄牛蛋咱不吃肉不吃肉了啊。
牛蛋可憐巴巴的把頭埋在爺爺懷里,流著淚,嘴里還叫吃肉。
張柱子和他爹都心疼孩子,可一看田氏誰都沒敢要吃肉。這事原以為就這么結束了,反正村里下午的熱鬧是田氏給的,扎堆閑聊說嘴的。
“先使喚牛蛋問周周要肉,周周給了,可能牛蛋還想吃鬧了就被打了。”
“誒喲可憐的,牛蛋那哭聲嚎的在我家都能聽見,一口都不給,日子過得也不知道攢給誰。”
這話說完,幾人互相看看,擠眼撇眉的,誰還不知道張家里田氏那一咕嚕,逢年過節拎著肉糖就往娘家拿,指不定給娘家兄弟掏了多少張家的銀錢。
“幸好周周招了顧書郎。”
“可不是,這掏家底往娘家貼補的田氏可是拿手的很。”
“眼瞅著過了年大牛十七了,連個媳婦兒都沒找到,張家的整天嘴上說給老大相看媳婦兒,我瞧還不如替她跛子兄弟兒子瞅的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