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燒,這我都能做出來。”朱泥匠兒子打包票。這有啥難得。
顧兆笑著“那太好了。還能做肚子大點,裝個飯,等來年開春,去地里給爹送飯,有個蓋兒也方便,不怕蟲子落進去。”
朱泥匠大兒媳端著飯菜進來,聽見這話直夸好。她是屋里人,農忙收成時要給地里干活男人送飯,平時都是挎個籃子,裝干飯也怕灑出去,拎著籃子走慢,有這個就方便多了,還干凈。
“顧兄弟放心,等開年了第一批燒出來,我給你送過來。”朱泥匠兒子這會想到爹說顧兆聰明了。
他之前還覺得也沒啥,比不過他們村朱秀才,人家都考上秀才了。可今個兒來了后,發現這顧兆說話待人很實在,沒讀書人眼睛長腦袋上毛病,想主意雖說不是寫文章,可對村里人實用。
還能賺錢。
中午黎大回來了,飯也做好了。吃過飯,朱泥匠兒子兒媳便回去了。
黎周周跟爹說了朱泥匠家拿禮,黎大一看就知道朱泥匠家憑著爐子賺了錢,說“沒啥拿著吧。”
相公也是這個說法。
黎周周收就踏實了。
二十九有忙,下午黎周周炸了果子,難得用白面,里面打上三個雞蛋,分成了兩團面劑子,一邊是放鹽做咸口,一邊是放糖,做成甜口。面團醒一會,搟成皮,切成巴掌大長條,劃拉幾條口子,來回左右卷著粘上,放油鍋里炸。
油不能用豬油,炸這個要用豆油。
剛出鍋還有點軟口感,等放涼了,油酥脆香。
黎周周先給相公端了一碗過去,甜咸各撿了些。剩下油還有用,要做炸蘿卜肉丸。
“炸點雞吃”顧兆捏了根果子先喂到周周嘴邊。
黎周周啃了口,顧兆繼續吃剩下,還說好吃。黎周周怪不好意思,轉移話題說“雞也炸嗎”
“裹著雞蛋面粉掛個糊,放油鍋里炸個差不多熟,吃炒菜能放一些。”
黎周周很快明白,“就和壇子肉差不多,那個簡單也方便。”
相公想吃,黎周周就做。
反正過年要殺雞吃蛋,沒帶著摳摳搜搜,要是過年都摳搜舍不得吃喝,來年一年要過辛苦沒得吃。老話是這么說。
黎周周繼續回灶屋干活,顧兆也不看書了,擦了擦手,端著果子碗去灶屋當燒火小弟。
夫夫倆在灶屋干活,聊聊天說說話,手上活不停,時間過好快,一晃眼天黑了該吃晚飯。黎周周也沒忙活做別,下午炸蘿卜肉丸子和白菜用大骨湯燒了一鍋,泡著餅子吃。
年三十了。
一早吃了早飯。
黎大今個兒還有豬要殺,不過不忙,就兩家。趕在年前殺完了,等今個兒一過,正月初一那是不動刀不忙碌,誰請都不干。
“爹,我和相公去東坪村看夫子了。”黎周周和爹說。
黎大嗯了聲。
顧兆換了身新袍子,原身是講究人,功名沒考上,穿衣這些外物能講究就講究,村里人都是短打,緊身袖口,褲腿也是緊,一年四季天熱了是單衣,天冷了夾棉,款式不變。
方便下地干活收拾家務。
只有顧兆都是袍子。他穿過來后,先是休養身體,后來入贅黎家,還沒開口,他后娘給操辦嫁妝,李桂花知道原身是個挑,直接準備袍子,對外還說她這個后娘費心費力,做袍子可費布料和棉花了。
一身單袍子,一身夾棉袍子。
衣服款式是交領,右衽,廣袖,里衣里褲。
顧兆最初剛進黎家,穿是他舊袍子,因為洗多,顏色也褪了,在村里也沒那么打眼,就是個貧窮美貌小書生。
現在窩冬不怎么出門,就拉著周周十五六時衣服穿,穿短打還是舒服自在,寫字袖子也不礙事。不過今天出門,還是去拜訪夫子,顧兆是挺重視,但他家周周是特別重視,已經有些緊張。
特意取了陪嫁袍子來。
那是一襲藏藍色袍子。